2013年6月30日星期日

► 八段錦@黃光武


















『兩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鵰;調理脾胃需單舉,五勞七傷向後瞧;
搖頭擺尾去心火,兩手攀足固腎腰,攢拳怒目增氣力,背後七顛百病消。』

1. 兩手托天理三焦:兩足平肩寛站立,全身放鬆,呼吸調勻,足趾抵地;兩臂自兩側上舉至頭頂之上,十指交义,翻掌上舉,足跟上提,站立片刻後,緩慢地還原成直立狀,反復練6次。

2. 左右開弓似射鵰:右腳向右橫跨一步,兩腿屈膝成馬步,兩臂在胸前作拉弓狀,右臂在前伸直,食指和拇指撐開,成『八』字形;左手握拳屈臂向左平拉,頭向右前注視,後放鬆還原;左腳向左橫跨一步…動作與前方向相反;左右反復練6次。

3. 調理脾胃需單舉:兩足平肩寛站立,雙手手心下按,左手翻掌向上,肘用力伸直,右手手掌 向下,用力下按;左右手交替動作,反復練6次。

4. 五勞七傷向後瞧:兩足平肩寛站立,頭緩緩向右轉,吸氣眼看後方,然後呼氣還原成直立狀;左右交替動作,反復練6次。

5. 搖頭擺尾去心火:腿屈膝成馬兩步,雙手扶膝上,虎口對着腰部,上身正直前俯,向左側擺動,同時臀部向右擺,然後反方向擺動;反復練6次。

6. 兩手攀足固腎腰:兩足平肩寛站立,兩腿繃直,上身緩緩前屈,膝部挺直,兩臂下垂,雙手觸摸腳尖,頭略抬起,然後上體直立,雙手撐腰,緩緩後仰;反復練6次。

7. 攢拳怒目增氣力:腿屈膝成馬兩步,雙手抱拳於腰兩側,左拳向前擊出,拳心向下,用力緊握,同時兩眼瞪目虎視,左拳回收後,右拳擊出,左右動作相同;反復練6次。

8. 背後七顛百病消:自然站立,兩腿併攏,兩足跟提起,以前腳掌支撐身體,保持直立姿勢,頭用力上頂,足跟回落時稍為緩慢,着地後全身放鬆;反復練6次。

祝各學員和各網友,身體健康、龍馬精神。

黃光武教練於15/2/2013撰寫

► 兩手托天理三焦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6.html
► 左右開弓似射鵰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13.html
► 調理脾胃須單舉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20.html
► 五勞七傷往後瞧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27.html
► 搖頭擺尾去心火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8/blog-post.html
► 攢拳怒目增氣力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8/blog-post_17.html
► 背後七顛百病消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8/blog-post_25.html

► 黃光武經絡保健操 ~ 美顏功效好


2013年6月29日星期六

► 易筋經:青龍探爪勢

































中醫有『帶脈上合肝經』的說法,意思是肝經與帶脈息息相關。想治肝病,首先要開帶脈。

易筋經中的『青龍探爪勢』,是鬆解『帶脈』,鍛鍊肝氣,強健腰脊的健身方法。

怎樣做『青龍探爪勢』動作呢?在五臟與五行的對應關係裡,肝對應木。『木曰曲直』,即木頭的生長,並不是一下子長高,而是螺旋式地、盤旋地往上長。在做這個動作時,我們一定要在『探爪』的同時,學會『收』,一邊生發,一邊收歛。

『龍爪』是五指直伸,食指上尾指下張開。

『探爪』則是將五指收攏,表示收歛,收到心包經上的勞宮穴處。

『握固』大拇指放在無名指的指根處,4指相握,把大姆指藏在中間。

『青龍探爪』,一個招式的名稱就可以彰顯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透過瞭解、掌握,才能更加理解這些傳統健身術的精髓,進而調身養氣。『青龍探爪勢』就可透過開帶脈,達到調養肝氣的功效。有肝病的人建議多做『青龍探爪勢』。帶脈不通的人,往往肚子很大,想要減肥,也可以多練習『青龍探爪勢』。

熱身動作:做3分鐘便可,請參考『黃光武經絡保健操』的第6式作疏通肝氣的熱身。
掐揉頭額及梳刮頭頸:兩手各指尖平置於雙眉心至太陽穴一線,輕輕掐揉包括印堂穴、攢竹穴、絲竹空穴和太陽穴約20秒,然後逐漸平行向上沿額部→頭頂→枕部的方向逐步推進,並一路用力掐揉各處,推進至頭頂時後,繼續向後頸推進至枕部後,兩手緊挨着顱骨,以雙拇指加力按揉風池穴約20秒。提示:疏通頭部經絡,對頭痛、頭暈、失眠及記憶力減退等等,有一定的療效。兩手各指尖平置於額頂髮際前約1 寸的位置開始,五指微張向後梳理,至枕骨時改用掌邊及掌背,刮後頸的風池穴和翳風穴,反復20次。提示:疏通頭部經絡,有護髮、提神、醒腦和明目的功效。 (在任何運動前,做熱身動作,對身體的保健非常重要。)

『青龍探爪勢』有以下步驟:

1. 握固:將雙手握固,放在腰間的章門穴。目的就是固攝肝魂,守住肝氣。

2. 龍爪:右手自然伸直,慢慢升起,做出『龍爪』的樣子,使肝氣升中有降。右手升起到眼睛的高度,然後向左側旋轉。為了牽動帶脈,旋轉的角度可以大一點。

3. 探爪:手臂放鬆,上身向前俯,腿保持打直,手掌盡力向下按(不一定要按到地上),並從左向右畫弧,轉到右邊時,再握固,起身,手放於腰間,停留片刻。右手『探爪』完畢後,換左手『探爪』。整套動作朝反方向再做一遍。

功效:中醫認為『兩肋屬肝』、『肝藏血、腎藏精』。『青龍探爪勢』透過轉身、左右探爪,以及身體前屈,可使兩肋鬆緊開合,達到疏理肝氣、調養氣血的效果。同時透過手臂帶動腰部旋轉,可以有效強壯腰脊。

(編後語:易筋經保健的資源來源,是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曲黎敏教授的著作。
各網友若需要較深入了解易筋經保健的法門,建議查閱曲黎敏教授或其他名家的著作。)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29/6/2013撰寫

2013年6月27日星期四

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

► 經絡保健:脾經 (足太陰脾經)

































在中醫的理論中,『脾』的功能非常巨大,被稱為『氣血生化之源』,運用『經絡健脾法』,就可以迅速增強人體的氣血。
  
任何疾病,都是在體內有瘀血的情況下生成,而脾正具備『生成氣血』和『運送氣血』兩大功效。只要把『脾』養好,就可以百病不生,即使有病,也會很快痊癒。

時辰:巳時 (時間:上午9時至上午11時)
經絡:足太陰脾經 (當值器官:脾臟及其經脈)
保健要訣:多喝水來幫助運送養分

若由飲食來健脾,的確是不錯的方法,但是許多人不適應或不能吸收,怎麼辦呢?其實,最安全和有效且持久的方法,就是揉按『脾經』或拍打足部經絡(如『黃光武經絡保健操』的第13式)。

脾經保健穴位:『商丘穴』,商丘穴位於內踝骨的前緣偏下一點。
                                                          
功效:商丘穴正好應對腳的反射區:下身淋巴反身區,因此,可以治療各種炎症。
                      
同時它又揭示一個醫理:炎症一般是由細菌感染而起,但為什麼揉商丘穴還能消除炎症呢?因為脾是負責運血的,它能把新鮮血液運送到病灶,髒東西被清除,炎症自然消除。
日常保健要訣:『漱玉津』 

步驟一:口微微合上,將舌頭伸出牙齒外,上面開始,向左慢慢轉動,一共轉12圈,然後將口水吞下去。之後再由上面開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步驟二:口微微合上,這次舌頭不在牙齒外邊,而在口腔裡,圍繞上下顎轉動,向左轉動12圈後吞口水,然後再反方向做一次。吞口水時,儘量想像將口水帶到下丹田。

功用:強健脾胃,補益腎精,延年益壽。

保健運動:『平均量度收縮法』動作簡單,是加強手臂、肩膀和胸部肌肉增長。

據說,四十多年前一位美國生理學教練發明的,他的目的是阻止不常運用的肌肉衰退,但没有人願意接受實驗,他唯有用四肢骨骼結構與人類相同的青蛙做試驗,發現用此方法練肌肉的青蛙,比較未練的青蛙腿部肌肉強壯兩倍,這簡單的肌肉對抗運動,只不過拉拉、扯扯、按按,結果產生了一身美妙堅實的肌肉。

動作要領:

1. 兩手平胸左右輪替,把一手握拳放在另一手掌內,兩迸互頂,停止呼吸,出力推按6秒鐘。

2. 兩手平胸左右輪替,把一手掌握另一握掌腕背,兩臂互拉,停止呼吸,出力互拉6秒鐘。

3. 兩手十指交差放在頸後,出力向前推,頭部用力向後壓,停止呼吸,出力對抗6秒鐘。

做『平均量度收縮法』運動,每天可做一次或以上,因為身體的肌肉增長,是有一定限度的。切記量力而為,不可勉強,但需要持之以恆,方能見效。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25 / 6 / 2013撰寫

2013年6月22日星期六

► 保健小知識:甩手運動 (甩手功、甩手操)

















由中國古代『易筋經』蛻變而來的『甩手運動』,其原名叫『達摩易筋經』,現代人取名為『甩手功』或『甩手操』。每日有恆心用8至10分鐘時間,可做約360下或以上,一個月後見效,有身體強壯,祛病益壽之效。

初學者或長者,由36下慢慢倍數增加到360下,量自己體力增加倍數,不宜勉強,以免未受益先受損,切記小心。有心臟病及有高血壓者,量力而為,小心及小做。

動作要領:先兩手直前提起至與肩平,後稍用力向下及向後划搖,後回到兩手直前提起至與平肩為1次。『上虛下實』、『頭懸口隨』、『胸絮背拔』、『腰軸臂搖』、『肘沉腕重』、『手划腹實』、『跨鬆提肛』和『跟石趾抓』;揮手像划船,提肛像忍大便,兩眼平視,數數以便記憶做了幾多下,輕輕搖手以三分力量向前,而七分力量甩手到背後;甩手時,若加上十指翹起向後,使筋腱也運動,更有功效,做此運動最主要僅搖動上肢兩手,做時全身不宜搖動。

黃光武教練啟

► 多才多藝黃光武.練得唱得保健操

► 經絡保健 (圖文專欄)
















► 膽經 (足少陽膽經)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5/blog-post_21.html
► 肝經 (足厥陰肝經)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5/blog-post_31.html
► 秩邊穴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5/blog-post_29.html
► 肺經 (手太陰肺經)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6/blog-post_4.html
► 大腸經 (手陽明大腸經)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6/blog-post_11.html
► 胃經 (足陽明胃經)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6/blog-post_18.html
► 小腸經 (手太陽小腸經)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9.html
► 膀胱經 (足太陽膀胱經)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16.html
► 腎經 (足少陰腎經)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23.html
► 三焦經 (手少陽三焦經)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8/blog-post_6.html
► 心包經 (手厥陰心包經)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8/blog-post_10.html
► 督脈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8/blog-post_20.html
► 任脈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8/blog-post_27.html

► 易筋經:卧虎撲食勢

















人體的胸腹部是任脈循行之處。任脈主一身之血,『任養諸經』,是人體的生養之本。

易筋經的『卧虎撲食勢』就是鍛鍊胸腹、伸拉任脈的最佳方法。

對男性而言,任脈有病,則『內結七疝』。現代中老年男性好發疝氣,多跟任脈血虛有關。

對女性而言,任脈有病,則『帶下瘕聚』。女性的白帶、子宮肌瘤和不孕,多與任脈不通有關。陰血不足者,不能育胎;陽氣不足者,不能攝胎。現代不孕者日漸增多,也檢查不出毛病,其實不孕問題,多因任脈受損所致。

為了調理好生命的血氣,要經常鍛鍊任脈,進而預防疝和婦女病。

熱身動作:做5分鐘便可,請參考『黃光武經絡保健操』的第10式作熱身。

雙手托天、彎腰觸地:雙手先握拳放在背後腰部骶骨兩旁,掌背上下擺動按摩八(骨翏)穴,來回36次作彎腰的起動,然後雙腿分開同肩寛,雙手緩緩高舉吸氣,兩手十指交义相對,掌心向上作托天狀,頭仰後眼朝天望,稍停約3 秒;後鬆首垂臂向前彎腰,雙膝關節不要彎曲,同時雙手盡量觸地呼氣,稍停約3 秒,反復10次,最後1次靜止10秒鐘。提示:雙手托天牽動手少陽三焦經、手厥陰心包經和任脈,彎腰觸地牽動督脈及足太陽膀胱經等經絡,有助培養身體元氣和排毒功能,可避免及減少腰背及運動損傷各健美體型。

(在任何運動前,做熱身動作,對身體的保健非常重要。)

『卧虎撲食勢』有以下步驟:

1.雙手握固,放在腰間,身體向左轉。

2.雙手放在胸前,向前撲出,撲出時用『虎爪』。

3.撲出『虎爪』後,重心向後移動,兩手往回收一點,再向前撲出。

4.上身往下腑,兩『爪』下按,虎爪撐地,後腿屈膝,腳趾著地。這時,前腳的腳後跟可以微微抬起,後腳的膝蓋將貼地而未貼地;然後再塌腰,胯向下用力,抬頭挺胸,眼睛盡量上看,就可把任脈打開。停留片刻後,再慢慢起身。相同的動作,右邊再做一次。

功效:可調理氣血、健腰腿;對任脈的恢復大有好處。動手裡有一個挺胸、抬頭的動作,可以有效伸拉任脈;且要『虎爪』撐地,可刺激指尖上的經脈,調養氣血。而後腿展開,腳跟抬起,則可以充分舒展腿部,改善腰腿肌肉活動能力,發揮強健腰腿的功效。

(編後語:易筋經保健的資源來源,是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曲黎敏教授的著作。
各網友若需要較深入了解易筋經保健的法門,建議查閱黎敏教授或其他名家的著作。)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22/6/2013撰寫

2013年6月20日星期四

► 保健小知識:簡易腳部運動





















動作要領如下:

1. 平卧正躺姿勢,雙腳掌向左右兩側外展,然後內收回正,重復緩緩的運動,共64下。 

2. 平卧正躺姿勢,雙腳腳趾向前向下方按下,然後輕輕放鬆回正,重復緩緩的運動,共64下。

3. 平卧正躺姿勢,雙腳掌向前方按下,然後內收回正,重復緩緩的運動,共64下。

4. 平卧正躺姿勢,單腳輪流屈膝(至小腿與大腿成直角及大腿與上身成直角)後,再向前伸直,然後回正,重復緩緩的運動,共64下。

以上的運動可於睡前和早上起床之前,各做1次,尤以早上這一次效果最好。持續2至3天,等熟練以後,開始配合吐納呼吸法,一呼一個動作,一吸一個動作,愈放鬆愈好並逐漸用意念帶動着氣環繞全身;整個腳功運動以越慢和越鬆者效果越好,10分鐘做完者,比5分鐘完成者有效果,15分鐘做完成者又比10分鐘做成完者更好,持之以恆後,會有理想效果。簡易腳部運動對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腰背痛、膝蓋痛或屈膝不利者、平常腳跟痛、腳踝痛者、或到傍晚時雙腳會浮腫者、腳氣者,練完十天後會覺得改善。長期操練,也可以防治失眠、高血壓、神經衰弱、便秘、婦科疾病或五臟六腑毛病,還可提高免疫功能,延長機體達到長壽的功效。

黃光武教練啟

► 鐵血丹心黃光武.絕世神功保健操

2013年6月18日星期二

► 經絡保健:胃經 (足陽明胃經)

































『胃』為人體的後天之本,每個人出生後,主要依賴脾胃的運化水穀,和受納腐熟食物,人體才能將攝取的食物消化吸收,以化生氣、血、津液等營養物質,使全身臟腑經絡組織,得到充分的營養,維持生命活動所需。所以說,『胃』是為血氣生化之源。                                                                                                                    

時辰:辰時 (時間:上午7時至上午9時) 

經絡:足陽明胃經 (當值器官:胃臟及其經脈)    
保健要訣:一定要食早餐

『多氣多血為陽明』,十二正經的血氣分佈,陽明經是氣血充沛的經絡,能夠有效聯系臟腑,使臟腑的功能能夠正常發揮,在治療和復康方面,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故胃經和大腸經對於保健方面,最俱效益。按摩胃經的重點穴位,一是可以充實胃經經氣,使它和其聯繫臟腑的氣血充盛,這樣臟腑的功能,就能正常發揮,不易被疾病『打敗』。二是可從中切斷胃病發展的通路,在胃病未形成之前,就把它消弭於無形。


胃經上最重要、名氣最大的穴位,當屬『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3寸及脛骨旁1指橫距。黃光武尋找足三里穴的簡單法:(右三里穴)右掌心貼右膝蓋骨,中指和食指分別向兩旁伸直夾住脛骨,中指指尖的位置,若稍用力按壓,有痠、麻、脹或痛的感覺,就是『足三里穴』。   
                                   
『肚腹三里求』,中醫認為腹部有問題,便要使用足三里穴,足三里穴為何被譽為『人體保健第一大要穴』!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針、炙、按、揉或拍打足三里穴,不僅可以增強身體的免疫功能,且還具有雙向調節人體機能的作用,對循環、消化、呼吸、免疫等各系統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都具有積極功效,不僅具有延年益壽之功,還有治療腹痛、腹脹、食慾不振、經痛、痹症、耳鳴等多種疾病。

臨床上,拍打足三里穴,可達到有病治病、無病健身的目的。從微循環學而論,人體的衰老與微血管閉塞、微循環障礙有關。因此,經常拍打足三里穴,能發揮防止衰老的作用。經常拍打足三里穴,刺激該穴位,除發揮與針灸相同的效果外,還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增強抵抗力。

日常保健要訣:『常散步』,飯後或閒時可隨意散步,挺直胸腔,輕鬆地散步。最好心無雜念,盡情欣賞沿途景色。功用:民間有個說法:『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保健運動:關節伸展運動                                                                 


伸展頸椎關節:先以拇指頂下頷,使頭部盡量仰後,稍停約2秒鐘,後頭用力向下,下頷貼近前胸,稍停約2秒鐘,反復10次;頭頂百會穴向天,頭向左轉動後,稍停約2秒鐘,後向右轉動後,稍停約2秒鐘,反復10次;右手高舉攀過頭頂掌心按左耳,微力拉頭向右伸展稍停約5秒後,左手高舉攀過頭頂掌心按右耳,微力拉頭向左伸展稍停約5秒,反復4次。提示:頸部上下左右二側的伸展,有牽動前後頸部經絡之功,及防治頸椎病之能。


伸展手掌關節:上肢平肩前伸,以手腕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各20轉。


伸展肩關節:兩臂向兩側伸開平肩,屈肘手背向天鬆腕垂掌,以肩為軸,肘臂向前及後打圈各10次,帶動肩關節轉動。兩臂直垂,以胸椎為軸,肩部向前及後打圈各10次,牽動肩胛骨的肌腱及周圍的經絡。提示:疏通肩部經絡,防治肩周炎。


伸展腰部關節:雙手先放在背後腰部骶骨兩旁,握拳掌背上下擺動按摩八(骨翏)穴,來回36次,然後握拳掌背按腰椎兩旁的腎俞穴,腰部前後擺動20次。提示:補腰補腎及防治慢性腰腿痛。


伸展胯部關節:雙腿分開同肩寛,膝關節微曲,挻腹雙手义髋部,中指按環跳穴,先後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轉動各10下。提示:強壯泌尿生殖系統。


伸展膝部關節:雙腿分開同肩寛,膝關節微曲,雙手食指及中指緊扣左右膝眼及犢鼻穴,拇指、無名指及尾指按膝蓋的肌腱,同時向內及向外方向轉動膝關節各10圈。提示:疏通下肢經絡,防治膝關節疼痛。


伸展腳跟關節:取坐姿或有扶手企立,先以右腳腳跟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腳底各20圈,後以左腳腳跟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腳底各20圈。提示:疏通腳底經絡,有助身體平衡力及日常家居生活防跌之能,防治腳跟炎及骨刺。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18 / 6 / 2013撰寫

2013年6月15日星期六

► 受寵若驚














非常感謝各位網友們熱烈的支持和愛戴,實在有點受寵若驚,但實際上只有「經絡保健」這一個欄目略受影響而須暫定,其他欄檔一律可維持正常運作及日常更新,本網重申承諾,「經絡保健」專目定必刻日捲土重來再與大家見面,現時只是暫別,敬請留意!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5/blog-post_26.html

► 易筋經:出爪亮翅勢














易筋經的『出爪亮翅勢』也是一個透過開合膏肓穴,來鍛鍊身體的動作。『出爪亮翅』中的『爪』是指手,『翅』是指肩胛骨。顧名思義,『出爪亮翅』就像亮出翅膀,張開兩肢肩臂和手掌,透過活動肩胛骨來開合膏肓穴。

中醫裡講三魂七魄。例如,魂是肝的神明,東方為肝的本位,在八卦裡為震位,其數為3,所以跟肝有關的動作,一般要連做3次為佳;魄是肺的神明,西方為肺的本位,在八卦裡為兑位,其數為7,因此,跟肺有關的動作,一般要做7次。


熱身動作:做5至10分鐘便可。


伸展頸椎關節:先以拇指頂下頷,使頭部盡量仰後,稍停2秒鐘,後頭用力向下,頷貼近前胸,稍停2秒鐘,反復10次;頭頂向天,頭向左轉動後,稍停2秒鐘,後向右轉動後,稍停2秒鐘,反復10次;右手高舉攀過頭頂掌心按左耳,微力拉頭向右伸展稍停5秒後,左手高舉攀過頭頂掌心按右耳,微力拉頭向左伸展稍停5秒,反復4次。


伸展手掌關節:上肢平肩前伸,以手腕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各20轉。


伸展肩肘關節:兩臂向兩側伸開平肩,屈肘兩手輕搭肩上鬆腕垂掌,以肩為軸,肘臂向前及後打圈各10次,帶動肩關節轉動。兩臂直垂,以胸椎為軸,肩部向前後打圈各10次,牽動肩胛骨的肌腱及周圍的經絡。(此動的設計,向前打圈是開膏肓穴,向後打圈是合膏肓穴。)


伸展腰部關節:雙手先放在背後腰部骶骨兩旁,握拳掌背上下擺動按摩八翏穴,來回36次,然後握拳掌背按腰椎兩旁的腎俞穴,腰部前後擺動20次。


伸展胯部關節:雙腿分開同肩寛,膝關節微曲,挻腹雙手义髋部,中指按環跳穴,先後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轉動各10下。


伸展膝部關節:雙腿分開同肩寛,膝關節微曲,雙手食指及中指緊扣左右膝眼及犢鼻穴,拇指、無名指及尾指按膝蓋的肌腱,同時向內及向外方向轉動膝關節各10圈。


伸展腳跟關節:取坐姿或有扶手企立,先以右腳腳跟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腳底各20圈,後以左腳腳跟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腳底各20圈。


(在任何運動前,做關節伸展的動作,對身體的保健非常重要。)


『出爪亮翅勢』有以下步驟:


1. 抬雙臂:兩腳開立,兩臂向上抬起,緩緩前伸,環抱至體前。


2. 合膏肓:兩臂內收,兩掌立於肩前。展肩擴胸,把後面的膏肓壓緊。


3. 開膏肓:合膏肓後,兩手再慢慢向前推,直到把後背完全打開。藉此,後背的肩胛、膏肓也就完全打開。同時,掌心逐漸向前推,指尖向上。以上的動作一共做7次。


功效:這個動作同時開合膏肓,透過伸臂推掌、屈臂收肘、展肩擴胸等動作,可鍛鍊心肺功能,調節呼吸及全身氣血運行。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15/6/2013撰寫

2013年6月14日星期五

► 保健小知識:孫思邈養生功 (簡介)


















孫思邈,又被稱為藥王孫天醫,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醫生,亦是氣功養生的實踐家。他在西魏時代出生,相傳他活141歲才仙遊,可見他的長壽心得實在值得學習。

孫思邈少時因病學醫,博得經史家百學說,隋唐時曾推拒當官,唐太宗更親自上是山拜會,名噪一時。不過,更為出名的,是他總結了唐代以前的臨床經驗和醫學理論,編成兩部醫學巨著。

1. 發常梳 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然後由前空額開始掃上去,經後腦掃回頸部。早晚做十次。頭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經常做這動作,可以明目祛風、防止頭痛,耳鳴、白髮和脫髮。

2. 目常運 
(A) 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複3次。
(B) 搓手36下,將發熱的掌心敷上眼部。

這動作可以強化眼睛,糾正近視和懶視。

3. 漱玉津。玉津即津液、口水 
(A) 口微微合上,將舌頭伸出牙齒外,由上面開始,向左慢慢轉動,一共轉12圈,然後將口水吞下去。之後再由上面開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B) 口微微合下,這次舌頭不在牙齒外邊,而在口腔裡,圍繞上下鄂轉動。左轉12圈後吞口水,然後再反方向做一次。吞口水時,盡量想像口水帶到下丹田。 從現代科學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調和荷爾蒙分泌,因此經常做這運動,可以強健腸胃,延年益壽。

4. 耳常鼓 
(A) 手掌掩雙耳,用力向內,然後放手,應該有卜一聲。重複做10下。 
(B) 雙掌掩耳,將耳朵反折,雙手食指壓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彈後腦風池穴10下,卜卜有聲。
這動作每天臨睡前後做,可以增強記憶和聽覺。

5. 面常洗 
(A) 搓手36下,暖手以後上下掃面。
(B) 暖手後雙手同時向外翻。 這動作經常做,可以令臉色紅潤有光澤,同時不會有皺紋。

6. 頭常搖 雙手叉腰,閉目,垂下頭,緩緩向右扭動,直至恢復原位為一次,共做6次。反方面重複。 這動作經常做可以令頭腦靈活,防止頸椎增生。不過,注意要慢慢做,否則會頭暈。

7. 齒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齒互叩,無需太用力,但牙齒互叩時須發出聲響。輕輕鬆鬆慢慢做36下。 這動作可以能上下鄂經絡,幫助保持頭腦清醒,加強腸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8. 腰常擺 身體和雙手有韻律地擺動。當身體扭向左時,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在前的右手輕輕拍打小腹,在後的左手輕輕拍打「命門」上穴位。反方向重複。最少做50下,做夠做100下更好。 這動作可以強化腸胃、固腎氣、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9. 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後兩手交叉,圍繞肚臍順時針方向揉。當自己的身體是一個時鐘。揉的範圍由小到大,做36下。 這動作可以幫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脹。

10. 攝谷道,即提肛 吸氣時提肛,即將肛門的肌肉收緊。閉氣,維持數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後呼氣放鬆。
這動作無論如何時都可以練習。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到30下。 相傳這動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養生功法。

11. 膝常扭 雙腳並排,膝部緊貼,人微微下蹲,雙手按膝,向左右扭動,各做20下。 這動作可以強化膝頭關節,所謂「人老腿先老,腎虧膝先軟。」要延年益壽,要由雙腳做起。

12. 常散步 挺直胸膛,輕鬆地散肯。最好心無雜念,盡情欣賞沿途景色。 民間有個說法,「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雖然有點誇張,不過,散步確實是有益的運動。

13. 腳常搓 
(A) 右手擦左腳,左手擦右腳。由腳跟向上至腳趾,再向下擦回腳跟為一下。共做36下。
(B) 兩手大拇指輪流擦腳心湧泉穴,共做100下。 常做這動作,可以治失眠、降血壓,消除頭痛。腳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區。經常搓腳可以強化各器官,對身體有益。

►「經絡保健」暫停更新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5/blog-post_26.html

2013年6月13日星期四

► 保健小知識:痛症之穴位自療法





















以下穴位一般艾炙3分鐘或用指按壓36下為基礎:

1. 膝關節痛:膝眼穴、委中穴、陰陵泉穴、少澤穴及內關穴。


2. 落枕(瞓黎頸):風池穴、肩井穴、落枕穴(手背第2和第3掌骨中間)及懸鐘穴。


3. 五十肩:肩井穴、天宗穴、肺俞穴、尺澤穴及陽陵泉穴。


4. 坐骨神經痛:8(骨翏)穴、委中穴及承扶穴;和艾炙、或拍打、或推拿指壓足太陽膀胱經腰腿部份。


5. 腰背痛;腰腿點(手背腕橫紋上2寸的食指與中指及無名指與尾指之間2點)、風巿穴、手三里穴、腕骨(谷)穴、太沖穴及委中穴。


6. 肩頸痛:風池穴、風府穴、肩井穴、天宗穴、後溪穴及承漿穴。


7. 頭痛:太陽穴、百會穴、天沖穴、風池穴及三間穴。


8. 網球肘(主婦肘):手三里穴、曲池穴、天樞穴及陽陵穴。


9. 手麻(電腦手):陽溪穴、內關穴、外關穴及手三里穴。


10. 足跟痛:太溪穴、大陵穴及下關穴。


11. 風濕痛:三陰交穴、外關穴及風巿穴。


黃光武編於2011年10日

► 陳豪陳茵媺結婚了!


2013年6月12日星期三

► 保健小知識:朝朝可做的伸展運動





















伸展頸椎關節:先以拇指頂下頷,使頭部盡量仰後,稍停約2秒鐘,後頭用力向下,下頷貼近前胸,稍停約2秒鐘,反復10次;頭頂百會穴向天,頭向左轉動後,稍停約2秒鐘,後向右轉動後,稍停約2秒鐘,反復10次;右手高舉攀過頭頂掌心按左耳,微力拉頭向右伸展稍停約5秒後,左手高舉攀過頭頂掌心按右耳,微力拉頭向左伸展稍停約5秒,反復4次。提示:頸部上下左右二側的伸展,有牽動前後頸部經絡之功,及防治頸椎病之能。

伸展手掌關節:上肢平肩前伸,以手腕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各20轉。

伸展肩關節:兩臂向兩側伸開平肩,屈肘手背向天鬆腕垂掌,以肩為軸,肘臂向前及後打圈各10次,帶動肩關節轉動。兩臂直垂,以胸椎為軸,肩部向前及後打圈各10次,牽動肩胛骨的肌腱及周圍的經絡。提示:疏通肩部經絡,防治肩周炎。

伸展腰部關節:雙手先放在背後腰部骶骨兩旁,握拳掌背上下擺動按摩八(骨翏)穴,來回36次,然後握拳掌背按腰椎兩旁的腎俞穴,腰部前後擺動20次。提示:補腰補腎及防治慢性腰腿痛。

伸展胯部關節:雙腿分開同肩寛,膝關節微曲,挻腹雙手义髋部,中指按環跳穴,先後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轉動各10下。提示:強壯泌尿生殖系統。

伸展膝部關節:雙腿分開同肩寛,膝關節微曲,雙手食指及中指緊扣左右膝眼及犢鼻穴,拇指、無名指及尾指按膝蓋的肌腱,同時向內及向外方向轉動膝關節各10圈。提示:疏通下肢經絡,防治膝關節疼痛。

伸展腳跟關節:取坐姿或有扶手企立,先以右腳腳跟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腳底各20圈,後以左腳腳跟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腳底各20圈。提示:疏通腳底經絡,有助身體平衡力及日常家居生活防跌之能,防治腳跟炎及骨刺。

► 賀神舟十號成功升空














2013年6月11日星期二

► 絕不吹牛 (官方資料證實已破8,000瀏覽)
















* 按圖放大,以便閱覽數目資料。

► 經絡保健:大腸經 (手陽明大腸經)

































大腸經和肺經相表裡,關係非常密切。在現代醫學中,大腸是承受小腸以下的直腸、結腸、盲腸,並以下連接肛門為終點的消化器官之一。然而,以中醫而言,大腸是指從肚臍上約1.5寸開始,經直腸通肛門的整個系統。 

時辰:卯時 (時間:上午5時至上午7時)
經絡:手陽明大腸經
當值器官:大腸及其經脈
保健要訣:應如厠、排除體內廢物

大腸經為多氣、多血之經,陽氣最盛,用刮痧和刺激經絡的方法,最能袪除體內熱毒。若平日經常敲打手部經絡(如『黃光武經絡保健操』的第12式),可順暢血液通道,預防青春痘。大腸經對現代醫學所稱的『淋巴系統』,有自然保護功能,經常刺激,可增強免疫力,防止淋巴結核病的生成。大腸經在十二經中,獨具養陽、生津、通腑的功能,是其他經脈所不具。大腸主津,津液運行正常,皮膚才能滑潤光澤。如果津液不足,則皮膚會出現皺紋,同時也會產生多種疾病。故倡議『晨起喝杯涼白開水』來保健。

晨起喝杯涼白開水:研究發現,每天清晨飲用一杯攝氏20度的新鮮涼開水,幾年之後就會產生神奇的效果。日本醫學家在一次老年病防治調查中發現,460名65歲以上的老人每天清晨起喝1杯涼白開水,持續5年後,其中82%的老人面色紅潤,精力充沛牙齒堅固,每天還步行10公里,而且沒有人得過大病。俄羅斯學者也研究證實,經常飲用涼開水有預防感冒咽喉炎和某些皮膚之效。為什麼清晨起喝1杯涼白開水,有健體強身功效呢?人經過整夜睡眠,胃腸道基本排空,血液的粘稠度增加,1杯涼開水能洗刷胃腸,降低血液粘稠度,對維持正常血液循環有益。空腹飲用涼開水,降低了胃腸的溫度,潤濕胃腸,增加胃腸蠕動,有助消除便秘,對痔瘡肛裂有緩解症狀的作用。凡是經常喝涼開水的人,體內的脫氧酶活性均較高,肌肉組織中的乳酸積累減少,不易感到疲勞。專家建議,飲用涼開水時:一要注意開水冷卻時要蓋杯蓋,不要在空氣中暴露太久,否則會失去生物活性。二是糾正喝水是為解渴,口不渴不喝水的觀念。

保健運動:『韓式拍手功』是由韓國大東大學休閒觀光學科曹永春教授創始的。預防及治療各種疾病的6種健康拍手功,速度每分鐘約100下,每次拍打100下至200下,學員需要量力而為。

1. 拳頭拍手:握拳以後,兩手相對,只擊打第二指節部位,剛開始的時候會感到手指的關節比較痛,但適應了以後,會發出類似於擊打木魚時發出的聲音,痛楚會消失,對治療頭痛和肩膀痛比較有效。

2. 手指末端拍手:只有兩手的手指末端部位互相接觸的拍手,對視力為較差,有慢性鼻炎,容易患鼻子感冒,或經常流鼻血的人比較有效。

3. 手腕拍手:手腕和與手腕相連的手掌的末端(手厥陰心包經的大陵穴位置)互換擊打拍手,這個部位與膀胱連接,可以刺激膀胱,改善生殖器機能,增加精力。

4. 手指拍手:兩手并攏,手掌的末端和手指相接觸,手掌的部位留出一些空隙,然後手指互相擊打,這種拍手可以刺激心臟和呼吸系統,對與此相關的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比較有效,特別是鼻子不太好的人要經常進行。

5. 頸後拍手:把兩手放到頸的後面,用力地拍手,對緩解肩膀的疲勞非常有效,肩膀和胳膊贅肉比較多的人,可以用這個方法減肥,平時坐立姿勢不良,或者缺少運動,身體感到僵硬的人,剛開始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可能感到不適,多造幾次後,就會感到舒服些。

6. 手背拍手:用一隻手拍打另一隻手的手背,兩手交替進行,有利於腰部,後背和脊椎的健康,腰部嚴重的人堅持進行比較好。  

保健穴位:按摩合谷穴
                                                               
『合谷穴』位於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間,兩指的交界處,兩指象兩座山,虎口似一山谷,合谷穴在其中因此得名。『面口合谷收』,是指合谷穴可以治療很多面部和口腔的癱症和痛症(若左邊牙痛,則可按揉右手合谷穴;又若右邊牙痛,則可按揉左手合谷穴)。合谷穴具有疏風止痛,通絡開竅之功,中醫認為,合谷穴能調節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持續按揉、刺激合谷穴,可以獲得自然治癒疾病的功效。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11 / 6 / 2013撰寫

2013年6月9日星期日

► 醫哲辨證:形意髓「髓」














首先要感謝廣大的網友的支持和鼓勵,在瀏覽『黃光武經絡保健專網』之餘,和留言賜教,令我乾枯的思維,注入寶貴的津液。並由於近期有不少學醫的網友留言查詢,筆者是個未能踏足中醫學界門庭之徒,理不應濫發謬論,但欲以普羅大眾的角度來醫哲辨證,給學醫者另類探索。

筆者認為中西醫學在大原則上有好大的差異,但可以互為引證。西方近代的科技發展迅速,如電腦(即計算機)的理論原始是1和0,即是通電和不能通電,故此西方理科學術,有其定量定位的範疇,不能超過其界限半步的,如我們應用或操作電腦產物時,只能在其指定界內運作,超出界外一點也不可以。古時的中國是以農立國,不論天文、地理和玄學(包括中醫學),均以農耕為核心,一般播種應該在指定的耕地土壤內,但播種或插秧稍為超出指定的耕地土壤之外,亦能生長,即是黑與白外,可以容許其他色素,故有灰色地帶。這就是中西學術文化的差異的地方。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筆者重思缺學,屬於怠慢之人,但俱探索精神。如有網友問子午流注,經脈內有無血液流動,什麼會經脈盡斷,或者經脈間斷後,有什麼後果?筆者個人的理解,是十二經絡依據十二時辰的流注只是最強勢的時段,而不宜太專注這方面,而輕視其他醫理。據解剖學顯示,『成人人體的大小血管的總長度為十萬英哩』,遍布體表下全身,一個人的血管,原本可以環繞地球4個圈,真是不可思異。血液是經絡中不可或缺的主要部份,人體的生存主要取決於,血脈的運行是否『生生不息』,若要生存的話,不存在經脈盡斷或經脈間斷的現象!

子午流注方面,不宜太執著,因十二時辰的創始地,應該是在東經120度的華中地區,整個地球分24個時區,即經線每15度為一個時區,那麼香港位於東經114度20分,子時是否晚上11時至凌1時呢?抑或晚上11時23分至凌1時23分呢?嘩!是否好混亂令人頭昏腦脹呢!筆者只是舉例勸導學醫者,勿太執著,不必要在理論概念上,綑綁而鑽牛角尖。不少人學完西醫後再進修中醫,若其未能在中西醫學上差異有基本認知,和思維上有所釋放的話,其學業進度,早期會較困難和容易感到迷茫。

『一元復始』足以表達我國祖先的高度智慧,近代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曾論述,若人的視線能夠無限直線往向前的話,當穿越整個宇宙後,最終是可以看自己的後腦的,即是回到起點,完全可以用來注釋『一元復始』的含意。

筆者在少年時代,喜愛武俠小說,尤其是,俱深厚國學的查良鏞先生者作的『天倚屠龍記』,其中一段情節:『太極始創人張三峰遇襲所傷,大敵當前,張三峰唯有當眾向門徒,臨危受技,張三峰將新創的『太極劍法』連續演練,張無忌天資聰敏,首次演練後,能夠記得一半的招式,當張三峰再次演練時,其記得的招式,逐次減少,最後張無忌完全忘記所有招式,此時張三峰認為可以了,應許張無忌代其應戰,其後獲勝。』以上的情節,有高深的醫武哲理,由於『太極』俱備外形、意念和其陰陽兩儀的精髓,故張無忌需要,先觀其外在形態的運行,同時開始洞悉創造者的意念思維後,可以領會其中的精髓要訣,才能靈巧地運用。

筆者極為愚頓,習泳40餘年,游泳技巧尚有許多不足之處;單一式雙手於背後上下左右相握的拉筋動作,練足三年,始勉強到位;原不應發表多項運動保健的文章。但當我細讀醫書後,再實踐古人的保健方法,和加上數十年的人生閱歷,明白經絡經脈在乎其『疏通的精髓』原理,一理通則百理明,筆者所推介醫理及運動,並不代表我是『百曉生』,本人是經過實踐或參透其理論原理,認為是合適的,始會提供給大家使用。『是藥三分毒』,非為患者治病,不宜濫用。『上工治未病』,故筆者期盼行醫者,除了開藥物處方給患者治病外,同時,為求診者開適用其體質的運動處方,供其保健,使其終生受惠;幸甚。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2013年6月初撰寫

2013年6月8日星期六

► 易筋經:倒拽九牛尾勢


















人體的肩背部有一個重要穴位『膏肓穴』,中醫認為『運動膏肓穴,袪除一身之疾』,和若患病者病入膏肓,人便無藥可救了。膏肓穴位於兩肩的肩胛縫裡,第4胸椎棘的下方,距離脊背椎4指(從食指到尾指)寬度的外側。膏肓穴比較隱蔽,針扎不進去,手也難以按到,要想活動膏肓穴,最好的方法是鍛鍊易筋經中的『倒拽九牛尾勢』。

熱身動作:做5至10分鐘便可。

伸展頸椎關節:先以拇指頂下頷,使頭部盡量仰後,稍停2秒鐘,後頭用力向下,頷貼近前胸,稍停2秒鐘,反復10次;頭頂向天,頭向左轉動後,稍停2秒鐘,後向右轉動後,稍停2秒鐘,反復10次;右手高舉攀過頭頂掌心按左耳,微力拉頭向右伸展稍停5秒後,左手高舉攀過頭頂掌心按右耳,微力拉頭向左伸展稍停5秒,反復4次。

伸展手掌關節:上肢平肩前伸,以手腕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各20轉。

伸展肩肘關節:兩臂向兩側伸開平肩,屈肘兩手輕搭肩上鬆腕垂掌,以肩為軸,肘臂向前及後打圈各10次,帶動肩關節轉動。兩臂直垂,以胸椎為軸,肩部向前後打圈各10次,牽動肩胛骨的肌腱及周圍的經絡。(此動的設計,向前打圈是開膏肓穴,向後打圈是合膏肓穴。)

伸展腰部關節:雙手先放在背後腰部骶骨兩旁,握拳掌背上下擺動按摩八翏穴,來回36次,然後握拳掌背按腰椎兩旁的腎俞穴,腰部前後擺動20次。

伸展胯部關節:雙腿分開同肩寛,膝關節微曲,挻腹雙手义髋部,中指按環跳穴,先後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轉動各10下。

伸展膝部關節:雙腿分開同肩寛,膝關節微曲,雙手食指及中指緊扣左右膝眼及犢鼻穴,拇指、無名指及尾指按膝蓋的肌腱,同時向內及向外方向轉動膝關節各10圈。

伸展腳跟關節:取坐姿或有扶手企立,先以右腳腳跟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腳底各20圈,後以左腳腳跟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腳底各20圈。

(在任何運動前,做關節伸展的動作,對身體的保健非常重要。)

『倒拽九牛尾勢』有以下步驟:

1. 雙手擺開:左腳向左後方45度退步,雙手同時握拳,左手向後下方擺,右手向前上方畫弧。

2. 雙手拉尾:右手往身體外側旋轉,左手往身體內側旋轉。雙手都像拉著9頭牛的尾巴一樣,用力往回收,重心向後。要含胸(胸部自然向內微凹),低頭,屈肘,兩手都內收。做到左邊開膏肓穴,右邊合膏肓穴。

3. 雙手鬆開:身體重心往前移,兩手臂都放鬆,前後伸展,又好像前後被9頭牛拉開一樣。

4. 還原動作:做完後,左腳收回,兩腳開立,同時,兩臂自然下垂,眼睛看前方。

以上的全組動作做完後,反向再做一遍。 

功效:肺氣虛或心氣衰而導致背疼痛者,可每天持續練習,會發揮極佳的調養效果。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8/6/2013撰寫

2013年6月6日星期四

► 真正泰山北斗.關德興師傅





















關德興師傅,MBE(1905年6月27日-1996年6月28日),香港著名粵劇演員、電影演員、粵劇編劇家及武術家。

關德興師傅以專門演出黃飛鴻事跡的電影而享譽藝壇,在家族排行第二,早年跟小武靚就學戲,故入班後取藝名「新靚就」,與新馬師曾齊名;晚年致力提倡保健養生之道,得高壽善終

2013年6月5日星期三

► 關德興師傅親自示範保健操 (珍貴片段)


(按 播放)

此片段非常珍貴,由已故關德興師傅親自示範保健操,希望各位網友支持和尊重!

► 保健小知識:適合輕度腎病患者的保健練習






















如果針對已患上腎病的人來講,是不適合照鍛煉床上腰腎運動的,因它適用於較健壯人士保健運動。現建議有輕度患上腎病的人由孫思邈始創的攝穀道氣功練習,攝穀道氣功練習:在床上仰臥,合口先吸一口脹腹(即腹式吸氣)後,暫停呼吸,同時收縮肛門(即提肛),約10秒鐘或心數1-20(量力不可勉強),然後開口呼氣,放鬆肛門,即算1下,每次練習12下。

『攝穀道』是由古代名醫孫思邈始創,他亦是氣功養生的實踐家,生於西魏時代,歷隋代和唐代等三個朝代的異人,相傳他活至141歲。相傳這是清朝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養生功。男士非患者可練此功,增強腎臟和前列腺功能,免受退化之苦。婦女產後需收縮陰道者,練此功有快速復原效果。

每日早晚各1次床上仰臥氣功練習,和只操練『黃光武經絡保健操』的第1至10式,需要持之以恆,對早期的有輕度患上腎病者,或有顯著效果和改善。

『黃光武經絡保健操』的第1至10式:

1. 伸展頸椎關節:先以拇指頂下頷,使頭部盡量仰後,稍停1至2秒鐘,後頭用力向下, 下頷貼近前胸,稍停1至2秒鐘,反復10次;頭頂百會穴向天,頭向左轉動後,稍停1至2秒鐘,後向右轉動後,稍停1至2秒鐘,反復10次;右手高舉攀過頭頂掌心按左耳,微力拉頭向右伸展稍停5秒後,左手高舉攀過頭頂掌心按右耳,微力拉頭向左伸展稍停5秒,反復4次。提示:頸部上下左右二側的伸展,有牽動前後頸部經絡之功,及防治頸椎病之能。

伸展手掌關節:上肢平肩前伸,以手腕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各20轉。

伸展肩關節:兩臂向兩側伸開平肩,屈肘兩手輕搭肩上鬆腕垂掌,以肩為軸,肘臂向前及後打圈各10次,帶動肩關節轉動。兩臂直垂,以胸椎為軸,肩部向前及後打圈各10次,牽動肩胛骨的肌腱及周圍的經絡。提示:疏通肩部經絡,防治肩周炎。

伸展腰部關節:雙手先放在背後腰部骶骨兩旁,握拳掌背上下擺動按摩八(骨翏)穴,來回36次,然後握拳掌背按腰椎兩旁的腎俞穴,腰部前後擺動20次。提示:補腰補腎及防治慢性腰腿痛。

伸展胯部關節:雙腿分開同肩寛,膝關節微曲,挻腹雙手义髋部,中指按環跳穴,先後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轉動各10下。提示:強壯泌尿生殖系統。

伸展膝部關節:雙腿分開同肩寛,膝關節微曲,雙手食指及中指緊扣左右膝眼及犢鼻穴,拇指、無名指及尾指按膝蓋的肌腱,同時向內及向外方向轉動膝關節各10圈。提示:疏通下肢經絡,防治膝關節疼痛。

伸展腳跟關節:取坐姿或有扶手企立,先以右腳腳跟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腳底各20圈,後以左腳腳跟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腳底各20圈。提示:疏通腳底經絡,有助身體平衡力及日常家居生活防跌之能,防治腳跟炎及骨刺。

2. 甩手蹬腿:雙手前甩過頭頂,同時吸氣,接著自然從胸前沿體側向後盡量甩動,雙同時蹬起(提脚跟)兼呼氣,以前腳掌支撐身體,保持直立姿勢,頭用力上頂,足跟回落時稍為緩慢,着地後全身放鬆;反復練36次。提示:甩手牽動手厥陰心包經和手少陽三焦經,蹬腿牽動足太陽膀胱經和足陽明胃經。

3. 心腎相交及鳴天鼓:掌心朝後中指插入耳孔裡面的「聽聞穴」,後掌心慢慢轉移朝前,中指鎖死在裡頭,突然拔出會,聽到『轟』一聲,反復6次;將兩手的食指和中指夾住左右兩耳耳根,然後上下來回的推拉摩擦18下;兩掌掌心將兩耳蓋住,兩手的食指放中指上,用力的彈下來,因此會聽到『轟』的聲音,故取名『鳴天鼓』,敲36下左右。提示:中指中沖穴屬手厥陰心包經的井穴,腎開竅於耳,天鼓屬足太陽膀胱經。

4. 叩齒、攪滄海:上下牙輕輕相叩50下後;舌在口腔上、下齒齦外周,從左向右,從右向左,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各轉動10次,產生津液後,分3口緩緩咽下。提示:腎主骨,叩齒健腎,心開竅於舌,生津液健脾補血。

5. 眼睛轉動:頭身保持不動,開始轉動雙眼,從左→上→右→下→左轉10次,閉目休息5秒鐘,然後反方向轉10次,再閉目休息5秒鐘。(溫馨提示:有減免患白內障及明目之效。) 

6 掐揉頭額及梳刮頭頸:兩手各指尖平置於雙眉心至太陽穴一線,輕輕掐揉包括印堂穴、攢竹穴、絲竹空穴和太陽穴約20秒,然後逐漸平行向上沿額部→頭頂→枕部的方向逐步推進,並一路用力掐揉各處,推進至頭頂時,用兩手中指按揉百會穴及其餘食指及無名指按揉四神聰穴約20秒,然後繼續向後頸推進至枕部後,兩手緊挨着顱骨,以雙拇指加力按揉風池穴約20秒。提示:疏通頭部經絡,對頭痛、頭暈、失眠及記憶力減退等等,有一定的療效。兩手各指尖平置於額頂髮際前約1 寸的位置開始,五指微張向後梳理,至枕骨時改用掌邊及掌背,刮後頸的風池穴和翳風穴,反復20次。提示:疏通頭部經絡,有護髮、提神、醒腦和明目的功效。

7 推搓面部:用雙手五指指腹推搓的手法梳理面部,再按照印堂→髮際→鼻翼兩側→口角→再回到印堂的順序,在推搓過程中,應對印堂穴、睛明穴、四白穴、迎香穴、地倉穴等穴加力,來回推搓30次。用雙打中指指腹施力推按,由攢竹穴→魚腰穴→竹絲空穴,及睛明穴→四白穴→瞳子(骨翏)穴上下推按10次。提示:改善面部氣血運行,俱美容及增強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

8 推搓胸腹:用雙掌沿着胸腹正中線,稍微用力,自上而下不斷向左右畫圓圈,雙掌向上時吸氣,雙掌向下時呼氣。即對胸腹部進行自我按摩,大包穴、乳中穴、乳根穴、上脘穴、中脘穴、神闕穴、氣海穴、關元穴、中極穴、天樞穴等穴,來回20次。提示:牽動胸腹的任脈、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及足厥陰肝經經絡,有改善心血管、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系統的功能。

9. 橫拉後頸:頭向左轉,右手從右方放於頸後直至左下頷,用整個手掌將後頸捏緊,然後稍用力往回拉,頭同時慢慢向右轉動至正前方為止,接著反方向橫拉後頸,來回20次。提示:改善頸部肌肉的血液循環、調節血壓及防治外感風邪,對頸椎病有防治的效能。

雙手托天、彎腰觸地:雙手先握拳放在背後腰部骶骨兩旁,掌背上下擺動按摩八(骨翏)穴,來回36次作彎腰的起動,然後雙腿分開同肩寛,雙手緩緩高舉吸氣,兩手十指交义相對,掌心向上作托天狀,頭仰後眼朝天望,稍停約2至3 秒;後鬆首垂臂向前彎腰,雙膝關節不要彎曲,同時雙手盡量觸地呼氣,反復10次,最後1次靜止10秒鐘。提示:雙手托天牽動手少陽三焦經、手厥陰心包經和任脈,彎腰觸地牽動督脈及足太陽膀胱經等經絡,有助培養身體元氣和排毒功能,可避免及減少腰背及運動損傷各健美體型。請量力而為,不可勉強,並需要循序漸進及逐一一式的練習,形態不到位,都可以的,感覺太累則需要停止操練。


祝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啟

2013年6月4日星期二

► 最強烈的認同


► 經絡保健:肺經 (手太陰肺經)

































『肺朝百脈』意即透過血脈,將全身的血液聚合於肺。寅時肺經最旺,肝在丑時將血液新陳代謝後,便把新鮮血液輸送給肺,於肺部將體內廢氣排出後,再吸入新鮮空氣,作『氣體交換作用』後,透氣肺部運行全身。因此,人在清晨時,臉色紅潤,精力旺盛。

時辰:寅時 (時間:凌晨3時至上午5時)
經絡:手太陰肺經
當值器官:肺腑及其經脈
保健要訣:深度睡眠休息

『黃帝內經』說:「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大家一定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中醫師用幾根指頭,左右手腕上一摸,就能知道五臟六腑的情況?這就是中醫的『切診』辨症技術,因為體內有肺經,中醫師要知道人體的情況,首要就要問一問肺經,問一問寸口,『寸口』在兩手橈骨內側,手太陰肺經的經渠、太淵二穴之間,它們是橈動脈的搏動處。

『黃帝內經』說:「諸氣者,皆屬於肺。」這是說氣虛的培補、氣逆的順調、濁氣排放、清氣的灌溉,都可以藉由調節肺的功能來達到。事實上,肺經功效非常大,上可疏解肝經的鬱結,中可運化脘腹的濕濁,下可補腎中之虧虛。我們可以經常按摩肺經經脈諸穴穴位,或拍打手部經絡(可參考『黄光武經絡保健操』的第12式),或『面常洗』來保健。

面常洗:早晨,起身坐在床邊,手搓36下,暖手以後上下掃面,後再雙手同時向外打圈。功能:令臉色紅潤有光澤,不會有皺紋。『面常洗』由名醫孫思邈始創,他亦是氣功養生的實踐家,生於西魏時代,歷隋代和唐代等三個朝代的異人,相傳他活至141歲。

保健運動:甩手蹬蹆

甩手蹬腿:雙手前甩過頭頂,同時吸氣,接著自然從胸前沿體側向後盡量甩動,雙同時蹬起(提脚跟)兼呼氣,以前腳掌支撐身體,保持直立姿勢,頭用力上頂,足跟回落時稍為緩慢,着地後全身放鬆;反復練36下。 
                                                
(初學者可以用分段和分解方法進行學習,將一式分為三段和分解動作進行學習:
           
A. 單練甩手:雙手平肩垂下,動作是雙手前甩過頭頂,同時吸氣,接著自然從胸前沿體側向後盡量甩動,同時呼氣,然後放鬆還原雙手平肩垂下,為1下,做12下。  

B. 單練蹬蹆:雙手平肩垂下,蹬起(提脚跟)兼呼氣,以前腳掌支撐身體,保持直立姿勢,頭用力上頂,足跟回落時稍為緩慢,着地後全身放鬆,為1下,做12下。和  

C. 合併甩手蹬蹆:雙手平肩垂下,雙手前甩過頭頂,同時吸氣,接著自然從胸前沿體側向後盡量甩動,雙同時蹬起(提脚跟)兼呼氣,以前腳掌支撐身體,保持直立姿勢,頭用力上頂,足跟回落時稍為緩慢,着地後全身放鬆,為1下,反復練12下。)   

保健穴位:按摩列缺穴
把兩手的虎口交叉,然後食指指尖往下按,接觸另一手腕的大動脈的位置,就是列缺穴。                     

『頭頸尋列缺』,是指列缺穴可以治療很多頭部的病症。頭痛時,不妨多按列缺穴,會有意想不到的療效。此外,平時不妨也多按摩『列缺穴』,可以發揮清肺熱、補肺氣的養生功效。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4 / 6 / 2013撰寫

2013年6月3日星期一

2013年6月1日星期六

► Google官方統計資料 (黃光武教練領風騷)


► 保健小知識:床上腰腎運動






















『床上腰腎運動』是指床上或軟墊上的強壯腰腎運動,切記動作要慢,和持之以恆,方能消脂、收縮肚腩和瘦腰。    

動作如下:

1. 仰臥床上雙手掌心向下放置於臀部兩旁,兩足縮至胸部,後兩足伸直,但足跟(即腳踭)不要貼床,來回做6下後放鬆足跟貼床為1次。量力而為,不可勉強,初學做1次,逐步加至6次。

2. 仰臥床上雙手掌心向下放置於臀部兩旁,利用腹部的肌肉將雙腿向上抬起,使其與身體成90度直角,維持5秒鐘,然後將雙腿緩緩放下,重復這動作10次,持之以恆,便能收到卓著收縮肚腩功能。切記量力而為,不可勉強。

3. 坐在床上雙腳伸直,雙手慢慢提高過頭頂,稍停同時慢慢吸氣;彎腰,同時雙手慢慢放下按摩腳底數下及呼氣,為之一次(初學者雙腳應微曲,以方便手可摸到腳底);彎腰角度、雙腳曲度及每天的次數,三者皆要量力而為,不可勉強,建議每天可做3次,慢慢增加至36次。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1/6/2013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