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6日星期日

► 醫哲辨證:隨遇而安













現代西方人經常講求『心理衛生』,但中國人在千百年前,已經有講求處世之道的心理衛生的方法,如『隨遇而安』和中醫典籍中的『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
    
據筆者的理解,『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含意是教化我們隨遇而安,順應當下的生活環境和生存的客觀條件。『美其食』是引導我們即使粗茶淡飯,都要食得開心,甘其味道,則可使胃經消化食物,脾經運化水穀精美,使身體有充分吸收營養。『任其服』是指導我們不要太拘謹自身的外在型態,即使粗衣麻布又何妨!只要整潔合身舒適便可,有個人的內涵,則毋須要理會他人的評價,亦是個人的良性心理衛生。『樂其俗』是指當下處身是高雅或者庸俗環境中,我們都應該開開心心安然處之,最重要是『和而不流』,就是個人的品格。由於古書中『樂其俗』的樂字有快樂和音樂的二種含意,亦可以解作習俗的音樂,亦毋須抗拒,應該包容及細心聆聽。
    
隨遇而安是字面簡單的哲理,同時是高深的學問,因為需要適應時空的變化,而作處世和處事的調節。現在是5月尾,是正值母親節和父親節之間,身為男士的我,亦感受到社會重視母親節,而忽視父親節呢!這個現象完全合乎社會的生態。
    
香港現今的社會,中國傳統男尊女卑的時代已逝,是男女平等的世代。古代講求女子要『三從四德』,筆者認為現代香港男士,若遵行新的『三從』可保生活幸福,和有安樂的茶飯及安心睡眠。新三從是『幼年從母、婚後從妻、老來從女。』
    
『幼年從母』,母親十月懷胎和生我、育我、養我,順從母親是理所當然的,加上是幼年時代,可以真正信賴的親人。不過香港有個畸形現象,部分為母者過於溺愛,太重兒女的學業成績,剛出生,即安排就讀學校,強迫兒女在學前操練各形各色的技能,為了方便入讀心儀學校,課餘時間,要左補習左練習,並與子女的學業成績,共榮共辱,這會剝削兒女幼年健康身心發展。
    
『婚後從妻』,育養子女和照顧家庭,是煩躁和苦悶的工作,男士放工後,在家中盡量從其意願,及聆聽其煩躁言語(若達到左耳入右耳出者是高人之能),可令婚姻生活和諧和晚上可以安睡。
    
『老來從女』,經常女士較會及較有能力照顧年長父母,一般與長者同住的家庭,女婿與岳父岳母有糾紛的比例不會太多,但兒媳與翁姑發生家庭糾紛,則比比皆是。君不見,屋苑和公屋平台的閒坐長者,不少是兒子返工後,被兒媳趕出寓所,待晚上兒子放工後始可歸家,真可憐。若有兒有女的話,『老來從女』一般是較佳的選擇。
    
『隨遇而安』和樂在當下,是我輩養生處世之道,閒來平日多做帶氧運動來保健,若遇有鬱結不舒服,可嘗試做一下以氣導引。《以氣導引:正立站定,十指交差兩手上舉,翻掌上撐掌心向天,伸拉一下手臂上的三陰經和三陽經,再慢慢緩行百步,然後屏息叩齒(約36下),後放鬆還原正立站定。功能可以使肝氣充足,如此即可疏通鬱結的疾病,並使全身舒泰。》

祝大家身體健康                              

2013年5月底黃光武教練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