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0日星期六

► 黃光武教練一筆定江山




► 仿古創新編: 損有餘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我國祖先高智慧俱哲理的金句;當然其道理可以應用在許多方面的範疇,筆者現應用於經絡保健操的自然療法詮釋。

現代城市人物質非常豐富,營養的食物若過度進食,雖然食品中的疍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他命和礦物質,都是身體不可或缺的養份,但過量地吸收,本身的新陳代謝機能下降(一般女士28歲和男士32歲以後)時,營養之物積聚變成身體的有害物質,成為毒素或結石或腫瘤;『損有餘』即是要排除過剩之物,香港人營養過剩者居多,故頑疾和惡疾有年輕化趨勢,就是箇中道理,至於營養不良者,少之又少;故一般中醫師會開出排毒為先的治病處方。

據『呂氏春秋‧古樂』記載,堯舜時期,洪水氾濫成災,陰雨連綿,空氣潮濕,沼澤遍佈;氣候令人心情陰鬱,且由於長期生活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下,人們體內氣血瘀滯、筋骨萎縮、足部腫脹、行動困難;為緩解病痛,堯帝便編排出一種舞蹈,教人透過舞蹈,來活動全身關節,疏通經脈。堯帝所創的舞蹈,能宣導人體氣血,袪除水濕之氣,進而根治許多病痛;其實這種方法,就如大禹治水採取疏導江河的方法,有效控制洪水氾濫;古人對待人體,就如同對待天地江河一般,可謂順應生命的自然規律,非常有智慧。故『舞』是『導引術』的前身,經歷代養生家長期鑽研,逐漸賦予導引術更多的醫學內涵,使其更加俱防治病痛的功能。『導引術』則是『經絡保健操』的鼻祖。

『黃帝內經‧異法方宜論』中的治療方法,是根據地理環境和生活習性的差異,及易患病的類別,而列出『砭、針、炙、藥』和『導引』的療法,內經的理據:我國中原地區,五行屬土,地勢平坦,食物品種繁多,生活富裕『雜食而不勞』,易患痿厥寒熱,故主張使用導引療法。

現代人亦是食物品種繁多,生活富裕『雜食而不勞』,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血管積蓄過多脂肪和臟腑積聚大量毒素,是需要適度排出體外,否則會各種病痛纏身;然而,病發後求醫問診,當然是補救的必然之事;但為何!不在病發前做點功夫呢?經常操練『經絡保健操』,可以令到全身經絡血氣暢通,提升自身的新陳代謝和免疫系統機能,有秩序地燃燒過剩脂肪,同時會將積聚體內的和臟腑內的有毒物質排出體外,點點滴滴的清除功能(但過程是較為緩慢的,但需要持之以恆的操練)。溫馨提示:除了練習『經絡保健操』外,還需經常做自身喜好運動和均衡飲食的配合。

編後語:筆者計劃會在往後的日子裡,繼續地發表經絡保健心得,但需要得到您們的支持和鼓勵,積極留言表達意見,給我思維上有所動力,謝謝。

黃光武教練敬啟                                    
於2016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