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9日星期三

► 經絡保健:秩邊穴
















秩邊穴在身體背後腰部骶骨兩旁,可治療腿部麻痹,建議遵照『黃光武經絡保健操』第一式操練,見效會較慢,持之以恆,則可以根治,以下是動作說明,不妨一試,但請量力而為,不要勉強。

動作要領:

伸展頸椎關節:先以拇指頂下頷,使頭部盡量仰後,稍停2秒鐘,後頭用力向下,頷貼近前胸,稍停2秒鐘,反復10次;頭頂向天,頭向左轉動後,稍停2秒鐘,後向右轉動後,稍停2秒鐘,反復10次;右手高舉攀過頭頂掌心按左耳,微力拉頭向右伸展稍停5秒後,左手高舉攀過頭頂掌心按右耳,微力拉頭向左伸展稍停5秒,反復4次。

伸展手掌關節:上肢平肩前伸,以手腕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各20轉。

伸展肩肘關節:兩臂向兩側伸開平肩,屈肘兩手輕搭肩上鬆腕垂掌,以肩為軸,肘臂向前及後打圈各10次,帶動肩關節轉動。兩臂直垂,以胸椎為軸,肩部向前後打圈各10次,

牽動肩胛骨的肌腱及周圍的經絡。

伸展腰部關節:雙手先放在背後腰部骶骨兩旁,握拳掌背上下擺動按摩八翏穴,來回36次,然後握拳掌背按腰椎兩旁的腎俞穴,腰部前後擺動20次。

伸展胯部關節:雙腿分開同肩寛,膝關節微曲,挻腹雙手义髋部,中指按環跳穴,先後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轉動各10下。

伸展膝部關節:雙腿分開同肩寛,膝關節微曲,雙手食指及中指緊扣左右膝眼及犢鼻穴,拇指、無名指及尾指按膝蓋的肌腱,同時向內及向外方向轉動膝關節各10圈。

伸展腳跟關節:取坐姿或有扶手企立,先以右腳腳跟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腳底各20圈,後以左腳腳跟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腳底各20圈。

(在任何運動前,做關節伸展的動作,對身體的保健非常重要。) 

黃光武教練啟

2013年5月28日星期二

► 經絡保健:肝經 (足厥陰肝經)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肝具解毒和儲藏養分的功效,具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臟器之一。在中醫的領域,肝和腎都擔負維持生命機能的重要任務。肝可稱之為『人體的將軍』,率領抵禦外敵的軍隊,負責排除體內外不斷累積的毒素,是專司『解毒』的臟器。

肝經發生異常時,身體即會出現各種不適症狀,如臉色不佳、喉乾、噁心、陰部痛、腰痛、焦躁、缺乏決斷力等。


時辰:丑時 (時間:凌晨1時至凌晨3時)    

經絡:足厥陰肝經  
當值器官:肝臟及其經脈   
保健要訣:睡眠養肝血、未睡者易生肝病

人只在休息時,肝臟血流才充分,才能養好肝。『卧則血歸於肝』,經常熬夜,不但血不能養肝,還消耗營養,破壞人的好心情。中醫認為,丑時(即凌晨1時至3時)是養肝血的最佳的時間,所以,這段時間一定要入睡,且必須要在這時間內睡著。如果在前一晚睡不好,一定要在翌日找時間適當休息,才有助於強化肝臟。平日可以『髮常梳』對肝臟有保健效益。

髮常梳: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然後由前額開始掃上去,經後腦掃回頸部,早晚各做100下。功能保肝、明目袪風、防止頭痛、耳嗚、白髮和脫髮。

保健運動:以氣導引

                                               
正立站定,十指交差兩手上舉,翻掌上撐掌心向天,伸拉一下手臂上的三陰經和三陽經,再慢慢緩行百步,然後屏息叩齒(約36下),後放鬆還原正立站定。功能可以使肝氣充足,如此即可疏通鬱結的疾病,並使全身舒泰。                    
                                                                      
保健穴位:按揉太沖穴

太沖穴位於腳背上第1和第2趾骨連接處。(按揉穴位時有痠、或壓、或脹、或痛感覺為準)功效:善於調節人體上、中、下三焦之總氣,且是衝擊瘀阻之氣的『消氣』急先鋒。按摩太沖穴,能讓瘀氣、濁氣、毒素及時從體內排出。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28/5/2013撰寫

2013年5月27日星期一

► 保健小知識:保健可治風濕痛














前言:一般水中健體消脂(下稱水健)課程,健體者企立於水深及胸的池水中,聽從陸上池邊教練指導,由於學員浸在池水中,體內肌筋軟化、水壓及浮力(減少身體重量負荷),有助肌腱筋骨的伸縮,有強身健體之效,由於一般教練及培訓的導師,均以減肥消脂市場主導,教導學員學習大量劇烈消耗身體熱量的動作,以達減肥之效,但對於年長(50歲以上)及亞健康人士,不太適合。

本人創新的水中健體養生法,是以水健理論為基礎,加上中國醫學經絡學理論的實踐,同樣使學員企立於水深及胸的池水中,學習水中帶氧運動(配合肺部呼吸氧氣運動,運動的強度以學員心臟承受能力的60%至70%為佳,若65歲的人士每分鐘脈搏跳動為〝220減歲數乘以60%及70%〞即93至108),改善學員的心肺功能,進一步啟動體內的氣、血、精、津液系統,加強免疫機能。

水健方面,本人推薦“黃光武式上肢擺動法”,學員企立於水深及胸的衡溫池水中,上肢擺動,配合腹式呼吸及拍打任、督脉元氣穴位,以達到舒筋活血,培元養氣之功效。
動作要領:

1. 整個動作由始至終需要頭頂向天,頭、頸、背及足部放鬆企立不需移動,上肢擺動時肩部肌筋亦需要適度放柔放鬆。

2. 動作以1至8為一個循環,8個循環(即64下)為一個完整動作。

3. 起式及單數(即1.3.5.7)上肢向上擺動時吸氣,雙數(2.4.6.8)上肢向下移動時呼氣,2和6拍打丹田及4和8敲打命門穴時,盡呼胸腹餘氣。

4. 動作中腕、掌、指自然伸直,肩及肘的曲直,則視乎動作需求。

5. 1.3.5.7上擺時,掌心開始向前,開始慢慢吸氣,上肢左右向上擺動至雙臂貼耳時,曲肘雙手過中綫至兩腕前後交义重疊為止。

6. 2及4下擺時,掌心開始逐步向後,開始慢慢呼氣,上肢左右向下擺動至胸部時,上肢稍前傾推進,曲肘雙手過中綫至兩掌,其一手掌心及另一手掌背重疊於腹下,疊掌掌心拍打肚臍對下3寸(即4手指橫距的位置) 丹田一下時,盡呼胸腹餘氣。

7. 4及8下擺時掌心開始逐步向後,開始慢慢呼氣,上肢左右向下擺動至腰部時,上肢移向後推進,曲肘雙手過中綫至兩掌,其一手掌心及另一手掌背重疊於後腰,疊掌掌背敲打命門穴(肚臍與背部腰椎相對位置)一下時,盡呼胸腹餘氣。

結論:黃光武式上肢擺動法只是水中健體養生法其中一式而已,需要加上其他熱身運動、上下肢搖動及跳躍、腹式呼吸的鍛鍊、拉筋及其他舒緩動作,始能所預期效果。

黃光武於2010年10月3日

2013年5月26日星期日

► 醫哲辨證:隨遇而安













現代西方人經常講求『心理衛生』,但中國人在千百年前,已經有講求處世之道的心理衛生的方法,如『隨遇而安』和中醫典籍中的『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
    
據筆者的理解,『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含意是教化我們隨遇而安,順應當下的生活環境和生存的客觀條件。『美其食』是引導我們即使粗茶淡飯,都要食得開心,甘其味道,則可使胃經消化食物,脾經運化水穀精美,使身體有充分吸收營養。『任其服』是指導我們不要太拘謹自身的外在型態,即使粗衣麻布又何妨!只要整潔合身舒適便可,有個人的內涵,則毋須要理會他人的評價,亦是個人的良性心理衛生。『樂其俗』是指當下處身是高雅或者庸俗環境中,我們都應該開開心心安然處之,最重要是『和而不流』,就是個人的品格。由於古書中『樂其俗』的樂字有快樂和音樂的二種含意,亦可以解作習俗的音樂,亦毋須抗拒,應該包容及細心聆聽。
    
隨遇而安是字面簡單的哲理,同時是高深的學問,因為需要適應時空的變化,而作處世和處事的調節。現在是5月尾,是正值母親節和父親節之間,身為男士的我,亦感受到社會重視母親節,而忽視父親節呢!這個現象完全合乎社會的生態。
    
香港現今的社會,中國傳統男尊女卑的時代已逝,是男女平等的世代。古代講求女子要『三從四德』,筆者認為現代香港男士,若遵行新的『三從』可保生活幸福,和有安樂的茶飯及安心睡眠。新三從是『幼年從母、婚後從妻、老來從女。』
    
『幼年從母』,母親十月懷胎和生我、育我、養我,順從母親是理所當然的,加上是幼年時代,可以真正信賴的親人。不過香港有個畸形現象,部分為母者過於溺愛,太重兒女的學業成績,剛出生,即安排就讀學校,強迫兒女在學前操練各形各色的技能,為了方便入讀心儀學校,課餘時間,要左補習左練習,並與子女的學業成績,共榮共辱,這會剝削兒女幼年健康身心發展。
    
『婚後從妻』,育養子女和照顧家庭,是煩躁和苦悶的工作,男士放工後,在家中盡量從其意願,及聆聽其煩躁言語(若達到左耳入右耳出者是高人之能),可令婚姻生活和諧和晚上可以安睡。
    
『老來從女』,經常女士較會及較有能力照顧年長父母,一般與長者同住的家庭,女婿與岳父岳母有糾紛的比例不會太多,但兒媳與翁姑發生家庭糾紛,則比比皆是。君不見,屋苑和公屋平台的閒坐長者,不少是兒子返工後,被兒媳趕出寓所,待晚上兒子放工後始可歸家,真可憐。若有兒有女的話,『老來從女』一般是較佳的選擇。
    
『隨遇而安』和樂在當下,是我輩養生處世之道,閒來平日多做帶氧運動來保健,若遇有鬱結不舒服,可嘗試做一下以氣導引。《以氣導引:正立站定,十指交差兩手上舉,翻掌上撐掌心向天,伸拉一下手臂上的三陰經和三陽經,再慢慢緩行百步,然後屏息叩齒(約36下),後放鬆還原正立站定。功能可以使肝氣充足,如此即可疏通鬱結的疾病,並使全身舒泰。》

祝大家身體健康                              

2013年5月底黃光武教練撰寫

2013年5月25日星期六

► 保健小知識:平均量度收縮法(或稱懶人運動)





















一般人害怕做粗重的運動,又想練大隻,它是最好的方法,基本上是坐在椅上做的上肢運動,不需要出汗,可以建立強健的肌肉,學術名稱為『平均量度收縮法』,或稱懶人運動。

據說,四十多年前一位美國生理學教練發明的,他的目的是阻止不常運用的肌肉衰退,但没有人願意接受實驗,他唯有用四肢骨骼結構與人類相同的青蛙做試驗,發現用此方法練肌肉的青蛙,比較未練的青蛙腿部肌肉強壯兩倍,這簡單的肌肉對抗運動,只不過拉拉、扯扯、按按,結果產生了一身美妙堅實的肌肉。

『平均量度收縮法』動作簡單,是加強手臂、肩膀和胸部,動作要領:

1. 兩手平胸左右輪替,把一手握拳放在另一手掌內,兩迸互頂,停止呼吸,出力推按6秒鐘。
2. 兩手平胸左右輪替,把一手掌握另一握掌腕背,兩臂互拉,停止呼吸,出力互拉6秒鐘。
3. 兩手十指交差放在頸後,出力向前推,頭部用力向後壓,停止呼吸,出力對抗6秒鐘。

做『平均量度收縮法』運動,每天可做一次或以上,因為身體的肌肉增長,是有一定限度的。切記量力而為,不可勉強,但需要持之以恆,方能見效。

美國海軍是最先倡導這個鍛鍊肌肉的方法,海軍人員在船上,做其他健身運動頗受限制,尤其是潛艇上的軍人,無充分的空間鍛鍊身體,海軍把它改為一共九項運動僅做6秒鐘,即收肌肉健實之效。大概平均一個星期的運動,可增加體力百分之三至五,已有創下記錄,發現20個星期的運動,肌肉力量增加雙倍。

當我們踏入中年以後,若不常運用的肌肉,很容易做成肌肉衰退和流失,故鼓勵成長的人士,多做帶氧運動來保健。『平均量度收縮法』動作簡單,容易鍛鍊健體,請大家試試。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25/5/2013撰寫

2013年5月24日星期五

2013年5月22日星期三

2013年5月21日星期二

► 經絡保健:膽經 (足少陽膽經)

































現代人以24小時將時間劃分,而中國古代則以12時辰劃分,每日的早、午、晚,是根據地球自轉和太陽的日照,對人體生活氣息有密切關係,中國人祖先有高度智慧,洞悉天時、地理和人類生理(或稱生理時鐘)血氣的運行,而創造中國醫學上經絡理論,其中的將12經絡的臟腑經脈的運作,區分與12時辰的關係,作病理的醫治和保健養生的法門。然而,『經絡』的運行是中國人發現,但其時辰理論根據是來自太陽的日照,故適用於世界各地及各色人種,因為現代人類將世界各地,劃分為24個時區,雖然有時差,如各地的中午(即午時),都是正值『日正中天』。

時辰:子時 (時間:晚上11時至凌晨1時)
經絡:足少陽膽經
當值器官:膽及其經脈 
保健要訣:要睡覺休息

膽經(足少陽膽經)是半表半裡之經,與外界並無直接通道,其濁氣需借腸道而出;許多人由於膽功能不好,使其吸收能力很差,吃進身體的食物,常常因為未吸收完全就直接排出,因此,吃再好的食物,也無法發揮作用;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透過拍打足部經絡(請參考『黃光武經絡保健操』第13式)來治療。拍打足部經絡,其目的在刺激膽經,強迫膽汁分泌,提升身體吸收能力,提供身體造血系統所需的充足材料。拍打足部經絡時,不需要很用力,把手舉起來,隨勢下降拍打即可,一般不會拍出瘀青來,拍出瘀青有兩種情況:可能是下手太重,則可等瘀青消退再拍;另一種則是身體的凝血因子不夠,平時皮膚也容易瘀青。

保健運動:游泳蛙式
                                                                      
蛙泳是一足、一手、一呼及一吸的循環動作,足部蹬夾和手部撐撥,帶動上肢、下肢、肩、背、腰及臀部,各部分的筋肌及關節的運動,帶氧運動(配合肺部呼吸氧氣運動)加速全身血液循環系統,有新陳代謝之功,足部動作及水中滑行時,鼻用力呼氣,有助肺部內的肺氣泡排清體內廢氣,手部動作時,面部升上水面時,張口吸氣,完成整個肺部氣體交換的生理狀態,一呼一吸有助心肺功能外,頭部水中一上一落,仰頭時頸部椎間盤擠壓及俯首水中滑行時頸椎的伸展,牽引及收緊帶動前頸及氣管周圍的肌膚,有助鞏固肌筋。 
                                                                               
蛙泳技術要領:
                                                                    
1. 下肢及上肢是分開時間用力,並且當下肢用力時,上肢及肩部放鬆;當上肢用力時,下肢及臀部放鬆。
                                                                                      
2. 足部發力蹬蹆夾水後,雙臂貼耳全身放鬆伸直,鼻稍用力呼氣及水中滑行,當前額及眼部升至水面時,手掌、肘、臂及肩部始可先後發力撐撥,口部高於水面時張開吸氣,隨即合嘴肩部帶動上肢往前直伸後放鬆;週而復始,足部發力蹬蹆夾水……。

保健穴位:按揉風池穴

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分,在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按揉風池穴時,『閉目』會有較好功效;按揉風池穴能夠有效增加顱骨內的血流,並且能抑制過度興奮的各級神經,降低血壓。通常按揉風池穴後,會有一種全身放鬆、頭輕目明的輕快感。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21 / 5 / 2013撰寫

2013年5月19日星期日

► 鐵血丹心黃光武


★ 希望網友們能夠把片子從頭看到尾 ★

2013年5月18日星期六

► 易筋經:摘星換斗勢





















『摘星換斗勢』顧名思義,就像要把天上的星星摘下來,摘星之後,還要在上面張羅,移換出一個星斗,聽起來這個動作頗有難度,但真正做起來很簡單。

熱身動作:在任何運動前,做關節伸展的動作,對身體的保健非常重要;請參照『掉尾勢』篇的熱身運動,做5至10分鐘便可。

『摘星換斗勢』有以下步驟:

1. 舉手:先兩腳平肩直立,兩手上舉,掌心向下,眼睛看前方。

2. 向左劃弧:左手擺到背後,放到背部的命門穴(肚臍對正背後腰椎的位置),手心掌背對準命門穴;右手往前,往左劃弧,擺到左胯旁。

3. 身體回復:右手從左胯旁慢慢地面提起,身體保持不動,目隨手動,頸部也隨之慢慢旋轉。頸部扭轉到右邊,不能再轉動時,稍停片刻,略微屏息,使身體內部氣機壯大,然後右手緩緩落下。

4. 向右劃弧:右手擺到背後,放到背部的命門穴上,左手擺到右胯旁,再慢慢舉起。相同的動作再重複一遍。

『摘星換斗勢』的功效:

可有效鍛鍊頭部、臉部、頸椎、肩膀的肌腱。盡力拔伸脖子,左右扭轉,這是鍛鍊頸椎,對落枕有特別治療效果;手緩緩上舉,就活動肩部。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18/5/2013撰寫

2013年5月14日星期二

► 醫哲辨證:十二經絡保健
















『經絡』的真面目到底如何?事實上,早在兩千年前的漢朝,就有關於經脈的圖譜,『黃帝內經』中就有不少篇幅來論述經絡。千百年來,經絡早已被大量實踐所證實,這是不爭的事實。但現代解剖學,無論用多麼先進的顯微鏡,也找不到與古典圖譜一致的經脈。

醫學界多把經絡當作一種哲學的產物。其一觀點是:現代解剖學已證實,人體經絡上的穴位,往往是神經密集的地方。針炙麻醉、電針療法等研究證明,不少經絡現象,也可以用神經作用來解釋,故認為是『血管神經系統』。另一觀點是『未知的系統』:認為經絡系統包括血管、神經系統,也可能包含體液調節、淋巴系統等已被現代醫學證實的系統外,人體還存在一種現代科學未知的系統,是專屬於經絡的,通常意義上的『經絡』,指的就是這種不同於血管、神經系統等的獨特系統。                                      
現代人以24小時將時間劃分,而中國古代則以12時辰劃分,每日的日夜和早午晚,是根據地球的自轉和太陽的日照,對人體生活氣息有密切關係,中國人祖先有高度智慧,洞悉天時、地理和人類生理(或稱生理時鐘)血氣的運行,而創造中國醫學上經絡理論,其中的將12經絡的臟腑經脈的運作,區分與12時辰的關係,作病理的醫治和保健養生的法門,現簡列如下:

時辰  時間                           經絡                 當值器官          保健要訣
子時  晚上11時至凌晨1時 足少陽胆經     胆腑及其經脈  要睡覺休息
丑時  凌晨1時至凌晨3時   足厥陰肝經    肝臟及其經脈  睡眠養肝血、未睡者易生肝病
寅時  凌晨3時至上午5時   手太陰肺經     肺腑及其經脈  深度睡眠休息
卯時 上午5時至上午7時    手陽明大腸經 大腸及其經脈  應如厠、排除體內廢物
辰時 上午7時至上午9時    足陽明胃經     胃腸及其經脈  一定要食早餐
巳時 上午9時至上午11時  足太陰脾經     脾臟及其經脈  多喝水來幫助運送養分
午時 午11時至下午1時  手少陰心經     心臟及其經脈  靜坐或午休有益健康
未時 下午1時至下午3時    手太陽小腸經 小腸及其經脈  午餐應在下午1時前
申時 下午3時至下午5時    足太陽膀胱經 膀胱及其經脈  補充水分、最佳學習黃金時間
酉時 下午5時至下午7時    足少陰腎經     腎臟及其經脈  晚餐宜早量少、補腎元氣足
戌時 下午7時至下午9時    手厥陰心包經 心包及其經脈  保持心情愉快
亥時 下午9時至下午11時  手少陽三焦經 三焦及其經脈  陰陽調和享受家居生活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14 / 5 / 2013撰寫

2013年5月12日星期日

2013年5月11日星期六

► 黃光武.易筋經 (專版)














► 九鬼拔馬力勢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5/blog-post_8.html
► 掉尾勢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5/blog-post_11.html
► 摘星換斗勢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5/blog-post_18.html
► 倒拽九牛尾勢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6/blog-post_8.html
► 出爪亮翅勢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6/blog-post_15.html

► 易筋經:掉尾勢





















鍛鍊任、督二脈的關鍵在於頭頸的運動:下頜一抬、頭一揚,任脈即開;下頜內收,百會上頂,督脈就得到鍛鍊。易筋經的『掉尾勢』是鍛鍊任、督二脈的最有效運動之一。

熱身動作:

伸展頸椎關節:先以拇指頂下頷,使頭部盡量仰後,稍停2秒鐘,後頭用力向下,頷貼近前胸,稍停2秒鐘,反復10次;頭頂向天,頭向左轉動後,稍停2秒鐘,後向右轉動後,稍停2秒鐘,反復10次;右手高舉攀過頭頂掌心按左耳,微力拉頭向右伸展稍停5秒後,左手高舉攀過頭頂掌心按右耳,微力拉頭向左伸展稍停5秒,反復4次。

伸展手掌關節:上肢平肩前伸,以手腕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各20轉。

伸展肩肘關節:兩臂向兩側伸開平肩,屈肘兩手輕搭肩上鬆腕垂掌,以肩為軸,肘臂向前及後打圈各10次,帶動肩關節轉動。兩臂直垂,以胸椎為軸,肩部向前後打圈各10次,牽動肩胛骨的肌腱及周圍的經絡。

伸展腰部關節:雙手先放在背後腰部骶骨兩旁,握拳掌背上下擺動按摩八(翏)穴,來回36次,然後握拳掌背按腰椎兩旁的腎俞穴,腰部前後擺動20次。

伸展胯部關節:雙腿分開同肩寛,膝關節微曲,挻腹雙手义髋部,中指按環跳穴,先後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轉動各10下。

伸展膝部關節:雙腿分開同肩寛,膝關節微曲,雙手食指及中指緊扣左右膝眼及犢鼻穴,拇指、無名指及尾指按膝蓋的肌腱,同時向內及向外方向轉動膝關節各10圈。

伸展腳跟關節:取坐姿或有扶手企立,先以右腳腳跟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腳底各20圈,後以左腳腳跟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腳底各20圈。
(在任何運動前,做關節伸展的動作,對身體的保健非常重要。)

『掉尾勢』有以下步驟;
先兩腳平肩直立,手臂自然前伸,兩手交义相握,掌心向向內;翻掌前伸,掌心向外。
翻掌朝下,身體前屈、彎腰、抬頭,兩手緩緩下按。

頭轉向左後方,看自己的尾椎骨,同時臀部向左轉。動作稍停後,頭和臀再還原到正中,抬頭看前方。
反方,頭轉向右後方,看自己的尾椎骨,同時臀部向右轉。動作稍停後,頭和臀再還原到正中,抬頭看前方。然後,放鬆直身返回兩腳平肩直立。
(做『掉尾勢』時,要一直保持『抬頭』的姿勢,才可伸拉、鍛鍊任脈。)

『掉尾勢』的功效:
女性常練『掉尾勢』,可以養護子宮,但切記勿在經期和懷孕時練習。
對男性而言,生殖系統的養護和督脈尤其相關,多做『掉尾勢』,可壯腎固陽。
治療僵直性脊椎炎:『掉尾勢』的動作,除了抬頭,還要把兩腿伸直,才能充分打開膀胱經。其次,頭和臀部向同一右或左側時,人的脊椎就得到充作的活動。動尾椎骨就像動物擺動自己的尾巴,可把人體背部的脊椎,整體帶動起來,進而有效鍛鍊督脈。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11/5/2013撰寫

2013年5月8日星期三

► 易筋經:九鬼拔馬力勢
















相傳約一千五百餘年前,天竺國(現稱印度)的『達摩』禪師,來到中國嵩山少林寺,修禪面璧靜坐達9年之久,久坐導致氣血瘀滯、關節不利;於是達摩參考武術、導引術等,始創『易筋經』,以活經脈。

『易筋經』的動作,注重伸筋拔骨,舒展連綿,剛柔並濟;呼吸自然,動息相融,以形導氣,意隨形走,並不過分強調如何用『氣』,而是只要把姿勢做對,人體的『氣』就自然順暢。透過拔骨的運動,達到伸筋的目的,牽拉人體各部位的經脈、筋膜,以及大小關節處的肌腱、韌帶等結締組織,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脊椎是人體的支柱,又稱『脊梁』,發揮支持體重、運動、保護脊髓及其神經根的作用。『易筋經』主要是透過脊椎的旋轉屈伸,帶動四肢、內臟的運動,在鬆靜自然、形神合一中完成動作,達到健身、防病、延年和益智的目的。

『易筋經』的主要運動形式,是以腰為軸的脊椎旋轉屈伸運動,如『九鬼拔馬力勢』,步驟:
1. 自然轉身,右手握耳廓:兩手先自然平肩向左右伸直,身體往左旋轉,當身體轉到不能再轉時,右手手指放在腦袋後,握住耳廓,右腋張開。
2. 左手貼肩胛:左手手背貼於兩肩胛間,左腋緊閉;然後,上身向右轉,兩臂都向後擴張。
3. 俯身屈膝:上身向左下俯身,屈膝下蹲,兩肘夾緊,眼睛看左腳跟。
4. 右轉回復:停留片刻後,身體再向右轉。
5. 展臂擴胸:展臂擴胸,動作稍停。動作稍停片刻後,反方向再做一遍。

做『九鬼拔馬力勢』動作時,要注意以下要點:
1. 下肢穩定:上身扭轉時,牢牢把握下肢半馬步樁的相對穩定性。
2. 腰頸鬆柔:扭轉時,保持腰、頸等重點部位的鬆柔,避免全身緊張。
3. 用力適當:扭轉身體時,以腰為軸,力發於腰,止於頭部,好像上身在扭棉花般,但力量不要過於猛烈,扭轉的幅度要與自己的承受能力相配合,不可急於求成。

功效:透過身體的扭曲、伸展,氣息的開合,可使脾胃得到按摩,腰腎得以強健;手臂的上舉、伸拉,則可帶動肩背的運動,有利於疏通頸肩的關節乗肌肉。
    
編後語:筆者是因應網友訴求,故將古老相傳的保健運動,逐一介紹給大家。初學者請量力而為,不可勉強,並在做『易筋經』的動作前,做足關節伸展(如黃光武經絡保健操的第1式或其他熱身運動)後,才開始操練,動作次數多寡,因應自己的能力和需要。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8/5/2013撰寫

2013年5月5日星期日

► 保健小知識:腰脊保健運動














人是直立行走的動物,大部份時間都保持直立狀態,只有晚上平卧休息;人的脊椎經常處於直立狀態,故長期負重,如果脊椎壓力過大,腰部就很容易產生病變;而腰脊的問題,又會影響大腦,致使大腦缺血、缺氣。故腰脊的保健運動是非常重要,若能夠每天或每周3次以上,做半小時以上無負重的帶氧運動(即游泳或水健),對腰脊的保健最為有效;其次則是,以下推介陸上的腰脊保健運動,有『立』、『坐』、『卧』和『爬』4種形態操練,並且適合50歲以上年長人士保健之用。

1. 雙手托天、彎腰觸地:取『立』姿,雙手指掌在背後腰椎和骶椎兩旁,上下36下來回的推擦,使腎氣通暢,經脈活絡,然後雙腿分開同肩寛,雙手緩緩高舉吸氣,兩手十指交义相對,翻掌掌心向上作托天狀,頭仰後眼朝天望,稍停約3至5 秒;後鬆首垂臂向前彎腰,雙膝關節不要彎曲,同時雙手盡量觸地呼氣,稍停約3至5 秒,重復12次。提示:雙手托天牽動手少陽三焦經、手厥陰心包經和任脈,彎腰觸地牽動督脈及足太陽膀胱經等經絡,有助培養身體元氣和排毒功能,可避免及減少腰背及運動損傷和有健美體型之效。
  
(若學員在動作的外在形態不到位,雙手未能托天時的話,學員應該盡量向上高舉起雙手便可,不用托天,彎腰未能觸地者,雙手盡量往下展伸,即使只可接觸到小腿或膝部亦可以,只要學員量力而為,而且肌腱有被拉緊感及覺得頗吃力為佳,但未達到肌腱痛楚,因為若身體感到激痛的話,即是該運動已過度或過量,可能是靱帶受傷的身體反應,切記小心;若感吃力的話,機體會逐步適應,並會啟動了筋脈的改善機能,故持續性的練習和操練經絡保健操,至為重要,身體的血氣和經脈在不知不覺間改善,達到預期的保健效果。)

2. 張臂左右轉:取『坐』姿,兩手交义抱於腦後,扣緊雙手,雙臂外展成一直線;上身先向左轉,轉到不能再轉時,屏息約5秒鐘,放鬆歸原位,隨後上身先向右轉,轉到不能再轉時,屏息約5秒鐘,放鬆歸原位;重複12次。提示:雙臂外展,兩腋放鬆,可散開肝氣鬱滯,並有效鍛鍊腰脊筋肌。

3. 左右提腿:取仰『卧』姿雙足向前伸直,左右單腳輪流提腿屈膝,至大腿與上身和小腿與大腿成直角後,再向前伸直,然後回原來位置(切記量力而為,不可勉強),重復緩緩的運動,共36次。提示:左右提腿有助腸胃消化系統,強化腰脊筋肌和消脂。

4. 四肢爬行:仿傚貓狗走路動作,腿和手直起來在地上爬行,每次爬行約5分鐘(切記量力而為,不可勉強)。提示:有防預心腦血管疾病、痔瘡、脊淮錯位損傷和大小腸蠕動無力。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5/5/2013撰寫

2013年5月2日星期四

► 保健小知識:中風後的復康運動















中風後未有自主的活動能力,談不上任何練習,需要先由專業人士或家人協助其復康後,才可以自行練習經絡保健操,以下是復康運動的簡介:

現代醫護人員,待中風病患者的病情穩定後的物理治療,多會採取為患者做復康運動,而復康運動分為『被做運動』、『協同運動』和『自做運動』三種;『被做運動』是指患者以外的人士(包括醫護人員和患者親屬)為患者肢體做運動,『協同運動』是指患者以外的人士或者患者健肢協助其患肢做運動,『自做運動』是指在醫護人員指導下,有基本活動能力的患者自主做復康運動。

中醫則多數會用針炙和中藥,做針藥齊施的療法。有位北京名醫主張每日沿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的走向,上下揉40遍,然後再在重要的穴位,如足三里穴、梁丘穴、天樞穴、豐隆穴、曲池穴和合谷穴等穴按揉來治療復康者,非常高明和見效的。

筆者認為中西合璧的療法,可能是最有效方法之一,先在病患人士的患肢上的,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的走向,上下揉12遍,再為其患肢的關節周圍筋腱按揉,使準備做運動的肢體血氣暢通無阻,和減少患者在做康復運動時受到不必要的傷害,才開始為患者的患肢做『被做運動』和『協同運動』。

筆者近年經常採取水中復康治療法,與中風半身不遂偏癱的復康者在水深(約1.2米至1.4米)及胸,約攝氏30度恆溫的泳池池水中,做1小時的復康運動後,再在約攝氏38度水溫的按摩池中,為患者進行10分鐘的經絡穴位推拿,作為整個水中復康治療;據患者復康後,表示上述水中的復康治療效果,比他過往只做陸上的物理治療,成效高出3倍。

黃光武教練啟

► 平安包手機繩@2013長洲包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