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日星期六
► 八段錦:搖頭擺尾去心火
八段錦中的『搖頭擺尾去心火』,就是鍛鍊督脈、膀胱經、腎經的一個重要的動作。可透過鍛鍊膀胱經,補足腎經經氣,以使腎水上行,收歛心火。
其具體步驟如下:
1. 蹲馬步:右腳向右側旁開一步,兩掌上,舉屈膝下蹲成馬步履(下蹲有困難的人,蹲得高一點也沒關係)。
2. 俯身右傾:起身,身體向右側傾斜,然後俯身,胸口朝地,上身向右傾,眼睛看著右腳。
3. 搖擺左移:身體重心左移,同時,頭往前、左搖擺,身體也隨著旋轉,眼睛看著左腳。
4. 還原馬步:身體重心右移,成馬步;同時,頭向後搖,上身立起,隨即下頷微收,眼睛看前方。同樣的動作,反向再做一次。這個動作,一左一右為1遍,共做3遍。
『搖頭擺尾去心火』的練功要領:
『搖頭』不算太難,這個動作的關鍵在於『擺尾』。
『擺尾』真正動點,是督脈的根部尾閭處。
『擺尾』是通督脈的動作,古人把這個過程比喻為『過三關』:即尾閭關、夾脊關和玉枕關。要過三關,分別要坐羊車、鹿車、牛車這3趟車。
1. 拉羊車:這一關是要過尾閭,即要轉動『尾椎骨』,需要長期練習,一般人不容易做到。 從尾閭到夾脊,氣機過得非常慢,古人把這個過程比喻為『羊車』,就像羊拉車般特別慢。羊還有一個特性─有狠勁,牠有決心,有意志,過不去也得過。因此,這動作就像羊拉車一般,慢而有力地轉動尾閭,透過擺尾把氣機提上去,
2. 乘鹿車:『夾脊』是人的後背,夾住脊椎的那一塊區域。這一關氣機過得較快,古人比喻為『鹿車』,就像小鹿一般,特別輕盈。氣機只要過了尾閭,就能很輕盈地上去。
3. 拉牛車:第3關是玉枕關,即大椎穴到腦部這一區域。就是平時靠枕頭的地方,古人給它取個很好聽的名字─『玉枕』。從玉枕穴上行到腦,再到人中穴(即水溝穴),是氣機入腦的一段路,這段路也非常難走,需要花許多力氣。古人比喻為牛車,牛車就是力量特別大的車,走這條路,光靠羊的狠勁已不夠,要有牛的力氣才能走過。
動尾閭過『三關』是非常困難的。人在進化的過程中,尾巴已經退化,所以不能像小貓小狗,透過搖晃尾巴來鍛鍊督脈。我們平時很少能活動尾閭處,而『搖頭擺尾去心火』能重新打開尾閭,有效鍛鍊脊椎、督脈;頭部的旋轉、搖擺,還可刺激大椎穴,達到疏瀉心熱的效果。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3/8/2013撰寫
2013年8月2日星期五
2013年8月1日星期四
2013年7月31日星期三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2013年7月29日星期一
► 保健小知識:口臭有救
口臭又稱為『口氣』,是指口腔內,散發一種難聞的味。中醫認為,口臭是『胃熱傷津,腸間燥結』造成的。
口臭多是由於口腔疾病引起的,如牙齦炎,牙周病、牙齦出血、牙槽溢膿、大量結石或積垢污物。或口腔中有食物嵌塞、殘留,經細菌分解、發酵後,產生的硫化氫和甲硫醇,使PH值達到7.2,產生吲哚和氨類,因而出現難聞的臭味。
口臭雖然只是小毛病,但也不能小覷,它會使一個人,不敢與別人近距離接觸,進而產生自卑感,影響正常的人際關係,令人十分苦惱。
治療『口臭』的經絡穴位療法:
1. 按壓『曲池穴』: 穴位位置:在屈肘橫紋外端凹陷中。 以拇指強力按壓,可降解胃熱,有效緩解口臭。
2. 按壓『上巨虛穴』: 穴位位置:在足三里穴下3寸(即外膝眼下6寸),筋骨間凹陷中。 用拇指強力按壓,可促進消化。
3. 按壓『內庭穴』: 穴位位置:在腳背第2、3趾間的縫紋端。 內庭穴與曲池穴一樣,以拇指強力按壓,也有降解胃熱的作用。
黃光武教練啟
2013年7月28日星期日
2013年7月27日星期六
► 八段錦:五勞七傷往後瞧
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以及七情六慾都有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除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外,如何藉著運動會來維護健康呢?
八段錦的『五勞七傷往後瞧』,就是一個針對五勞七傷進行保健的動作。其具體步驟如下:
1. 屈膝、雙掌按球:兩腳開立,微微屈膝,與肩同寬,兩掌按於胯旁,掌與胯約一拳之距。
身體保持中正,目視前方,下顎微收。
兩手放在兩胯時,就像按著浮於水面的兩球一樣,球有浮力,手要把這個球按往。
2. 轉頭壓『大椎穴』:緩緩起身,腿打直,兩手下垂,兩臂外旋,大概旋轉45度;同時,頭向左後方旋轉,轉到不能再轉時,就壓緊了大椎穴。
做這個動作時,要稍微停頓一下,閉一閉氣;這時重心在腳前掌,虛腳後跟。
3. 屈膝、頭轉正:再放鬆,身體重心緩緩下降,微微屈膝;頭轉正向前,目視前方;同時,雙掌再內旋回來,按於胯旁。同樣動作反向再做一遍。
這個動作,一左一右為1遍,一共要做3遍。
『五勞七傷往後瞧』的練功要領:
1. 轉頭:即『往後瞧』,眼睛用力往後看,眼神向後轉移,運動到頸部後面的『大椎穴』。
大椎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人體幾乎所有的陽經都經過大椎穴,如督脈、小腸經、三焦經、膀胱經等。
『七傷』是天地自然對身體的傷害,這種傷害必先傷陽。透過轉動大椎穴,就是靠提升陽的作用,使身體內產生變化,對抗外界的傷害。
2. 旋轉手臂:手掌心先向後,隨著『往後瞧』,手掌心充分外旋,直到掌心向外,然後再內旋回來。在旋轉手臂的過程中,也是把腋宣開,腋部是肝經所走。旋轉手臂,使人體的陰經、陽經都得到鍛鍊。
對於手臂,陰經在前,陽經在後,手臂從裡轉到外,再從外轉到裡,其實是把陰經、陽經都打開。
五勞是內傷,陰經主內;七傷是外傷,陽經主外。這個動作在旋轉手臂、鍛鍊陰陽經脈的過程中,可達到防治『五勞七傷』的目的。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27/7/2013撰寫
2013年7月26日星期五
► 保健小知識:消脂減肥速成法
每日早和晚操練『黃光武經絡保健操』中的第1式、第2式和第10式1個(可以參加本網頁的片子)循環;再加上每晚的晚餐後,跪膝20分鐘。
第1式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2/10/blog-post_1203.html
第2式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2/10/blog-post_7796.html
第10式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2/10/blog-post_4532.html
1. 伸展頸椎關節:先以拇指頂下頷,使頭部盡量仰後,稍停1至2秒鐘,後頭用力向下,下頷貼近前胸,稍停1至2秒鐘,反復10次;頭頂百會穴向天,頭向左轉動後,稍停1至2秒鐘,後向右轉動後,稍停1至2秒鐘,反復10次;右手高舉攀過頭頂掌心按左耳,微力拉頭向右伸展稍停5秒後,左手高舉攀過頭頂掌心按右耳,微力拉頭向左伸展稍停5秒,反復4次。提示:頸部上下左右二側的伸展,有牽動前後頸部經絡之功,及防治頸椎病之能。
伸展手掌關節:上肢平肩前伸,以手腕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各20轉。
伸展肩關節:兩臂向兩側伸開平肩,屈肘手背向天鬆腕垂掌,以肩為軸,肘臂向前及後打圈各10次,帶動肩關節轉動。兩臂直垂,以胸椎為軸,肩部向前及後打圈各10次,牽動肩胛骨的肌腱及周圍的經絡。提示:疏通肩部經絡,防治肩周炎。
伸展腰部關節:雙手先放在背後腰部骶骨兩旁,握拳掌背上下擺動按摩八(骨翏)穴,來回36次,然後握拳掌背按腰椎兩旁的腎俞穴,腰部前後擺動20次。提示:補腰補腎及防治慢性腰腿痛。
伸展胯部關節:雙腿分開同肩寛,膝關節微曲,挻腹雙手义髋部,中指按環跳穴,先後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轉動各10下。提示:強壯泌尿生殖系統。
伸展膝部關節:雙腿分開同肩寛,膝關節微曲,雙手食指及中指緊扣左右膝眼及犢鼻穴,拇指、無名指及尾指按膝蓋的肌腱,同時向內及向外方向轉動膝關節各10圈。提示:疏通下肢經絡,防治膝關節疼痛。
伸展腳跟關節:取坐姿或有扶手企立,先以右腳腳跟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腳底20圈,後以左腳腳跟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腳底各20圈。提示:疏通腳底經絡,有助身體平衡力及日常家居生活防跌之能,防治腳跟炎及骨刺。
2. 甩手蹬腿:雙手前甩過頭頂,同時吸氣,接著自然從胸前沿體側向後盡量甩動,雙同時蹬起(提脚跟)兼呼氣,反復100次。提示:甩手牽動手厥陰心包經和手少陽三焦經,蹬腿牽動足太陽膀胱經和足陽明胃經。
3. 雙手托天、彎腰觸地:雙手先握拳放在背後腰部骶骨兩旁,掌背上下擺動按摩八(骨翏)穴,來回20次作彎腰的起動,然後雙腿分開同肩寛,雙手緩緩高舉吸氣,兩手中指凌空相對,掌心向上作托天狀,頭仰後眼朝天望,稍停約2至3 秒;後鬆首垂臂向前彎腰,雙膝關節不要彎曲,同時雙手盡量觸地呼氣,反復10次,最後1次靜止10秒鐘。提示:雙手托天牽動手少陽三焦經、手厥陰心包經和任脈,彎腰觸地牽動督脈及足太陽膀胱經等經絡,有助培養身體元氣和排毒功能,可避免及減少腰背及運動損傷各健美體型。
4. 跪膝:每天晚餐稍作休息後,面向梳化背或有軟墊的椅背直坐膝跪,看電視節目,或看書,或欣賞窗外風景20分鐘(挺腹、頭、頸、胸、腹和膝部垂直成一直線,腳掌朝天向上)。
須要日日操練、持之以恆、循序漸進、量力而為,方能見效。遵照上述消脂減肥速成法操練3周後,都會有明顯收效,建議各學員在開始練習前,和在往後每周量度腰圍。
黃光武教練啟
2013年7月24日星期三
► 保健小知識:通便有妙法
自行按揉通便穴位:合谷穴、迎香穴、天樞穴和足三里穴各2分鐘。
合谷穴:手背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即拇指和食指交界虎口處),用另一手拇指指腹向尾指方向按壓,以有酸、麻、脹、壓感覺為準。
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3寸及脛骨旁1指橫距。黃光武尋找足三里穴的簡單法:(右三里穴)右掌心貼右膝蓋骨,中指和食指分別向兩旁伸直夾住脛骨,中指指尖的位置,若稍用力按壓,有酸、麻、脹或痛的感覺,就是足三里穴。
迎香穴:面部左右鼻翼外緣中點旁,鼻唇溝中,宜用兩手中指指腹向內按壓。
天樞穴:腹部橫平肚臍,前正中綫左右旁開2寸,宜用兩手中指指腹向內按壓,每3秒鐘按壓一次,按時呼氣為佳。
遵照上述方法經常按摩穴位,相信會對經常有便秘的人士,有所改善。
黃光武教練啟
2013年7月23日星期二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