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日星期日

2014年1月31日星期五

2014年1月29日星期三

► 手部運動 (二) 十巧手























祖國的養生家於千百年前,根據中醫經絡學說,創造了『十巧手』的手部運動,作為治療、防疫及保健養生功,供坊眾受用。其後廣泛流傳至今,現簡述如下:

十巧手

1. 雙手握拳輕輕相踫36下,刺激位於拇指與食指之間的合谷穴。  
主治:預防及治療臉面部位的疾病。如視力模糊、鼻炎、口齒疼痛、頭痛及預防感冒。

2. 雙手攤開掌心向上,雙掌輕輕相踫36下,刺激尾指的後溪穴。  
主治:頭項強痛、放鬆頸項肌肉群及預防骨刺、骨頭退化。

3. 雙手攤開向上,手腕輕輕相踫36下,刺激大陵穴。
主治:預防及治療心臟病、胸痛、胸悶、紓解緊張的情緒,

4. 左右手虎口互相輕踫36下。 
主治:預防及治療末梢循環,如手麻、腳麻等末梢循環疾病。

5. 除拇指外8指輕扣互相敲打36下。
主治:預防及治療末梢循環,如手麻、腳麻等末梢循環疾病。

6. 左手握拳輕輕敲打右手掌心36下。                                                   
主治:消除疲勞及提神的作用。

7. 右手握拳輕輕敲打左手掌心36下。                                                   
主治:消除疲勞及提神的作用。

8. 雙手手背互相敲打36下,刺激手背的三焦經,促進內臟健康。                                 
主治:調整內臟機能、預防及治療糖尿病。

9. 雙手搓揉雙耳耳廓36下。                                                       
主治:眼睛、臉面部及腦部等部位的循環。

10. 雙手合十互相磨擦36下,令手掌發熱後掌心輕蓋雙眼,眼球左右轉6圈,週而復始作6次。
主治:預防近視、老花及視力模糊。 

(做運動自療時,切記量力而為、循序漸進和持之以恆,方能見到預期效果。)

祝大家身體健康和新年進步                                        
                                       
黃光武教練啟2014年1月29日













2014年1月25日星期六

► 手部運動 (一)


























手部是『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厥陰心包經和手少陽三焦經』的要區,指、掌、腕的保健運動,是何等的珍貴,是垂手可得的,若忽視,反而捨近求遠,去依賴藥物保健,真可惜!指、掌、腕的保健運動適合絕大部分的傷病患者和健康人士,包括長者、孕婦、不良於行和下肢截癱的人士。

『手太陰肺經』:人體很多肺腑和呼吸系統的疾病,都與肺經有相關;                     

『手陽明大腸經』:對現代醫學所稱的『淋巴系統』,有自然保護功能,經常刺激,可增強免疫力,防止淋巴結核病的生成;                                                    

『手太陰心經』:《黃帝內經》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太主也,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故保健必須養『心』,如果心神混亂,卻想身體健康,根本不可能;                                                                        
『手太陽小腸經』:頸椎病大多是心臟供血不足,造成小腸經氣血虛弱所致;               

『手厥陰心包經』:心臟外有一層膜保護心臟,即為『心包』,因此,心包可保護心臟、使心臟機能正常運轉;                                                             

『手少陽三焦經』:上焦,一般是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內;中焦指膈下、臍部以上部位,包脾和胃等臟腑;下焦指臍以下部位,包括腎、膀胱、小腸、大腸。三焦經分佈在人體體側,就像一扇門的門軸。故中醫學中有一種說法,叫『三焦為樞』,也就是有康健防疫樞紐的含意。

指、掌、腕的保健運動能夠疏通手三陰經和手三陽經的氣血,有自然療病、防疫及保健的功能,以下是筆者推介的手部運動自療法:

1. 彈指神通:垂肩曲肘兩手握拳於腰前,由尾指開始順次使勁逐一彈指伸直,先尾指→無名指→中指→食指→大姆指,當五指伸直平掌後,放鬆勁力由尾指開始順次逐一收曲回握拳狀,尾指→無名指→中指→食指→大姆指,始作為之一次,反復練36次。

2. 左右搖櫓:兩手平肩直肘前伸,平掌手腕放鬆,指掌腕作划船搖櫓動作36次。 動作要領─指掌隨掌心寫亞拉伯數目8字的方向推進,即掌心先轉動向內→轉動向下→轉動向外及稍微向上→轉動向下→轉動向內→轉動向上→再轉動向內,完成一個8字為之1次。

3. 鐵劃銀勾:右手平肩直肘前伸作『劍指』狀(中指和食指使勁直伸,無名指和尾指屈曲由姆指曲握內收為之劍指),以指代筆,呼吸自然,動息相融,意隨形走地寫72字,後再由左手作同一的運動。(72字可以是姓名、詩詞歌賦或文章,意在書法和字體,腕隨指動,勁隨心生,『任意→隨意→寫意→忘憂→忘形』,便可達到『形意會髓』之境。)

4. 雙手托天:兩足平肩寛站立,全身放鬆,呼吸調勻,足趾抵地;兩臂自兩側上舉至頭頂之上,十指交义,翻掌上舉,足跟上提,站立片刻後,緩慢地還原成直立狀,反復練18次。(若孕婦和不良於行的人士,做上述的手部運動練習時,應用坐姿及只做上肢動作。)

人體生理學:保健運動是運動治療的重要一環,原理是透過拉長攣縮 或短縮軟組織,及相關神經系統和組織,提昇肌筋柔軟度,能改善血液循環、舒緩各類痛症和提高免疫力保健功效,鍛鍊深層和面層肌肉,將痛症根治。

中醫經絡理論:保健運動的目的在於開關節,拉經脈,手三陰經和手三陽經的經絡血脈,暢通無阻,既能『治未病』,又可啟動身體自愈機能和有傷患後的復康療效。   
         
(做運動自療時,切記量力而為、循序漸進和持之以恆,方能見到預期效果。)

祝大家身體健康和新年進步                                        
                                       
黃光武教練啟2014年1月25日 

2014年1月24日星期五

2014年1月22日星期三

► 運動自療:(腰部) 椎間盤突出




















所謂椎間盤突出,是指位於脊椎的椎骨與椎骨之間具有緩衝效果的椎間盤,因為受到壓力等外在因素而脫出的症狀。由於脫出的部分壓迫到了神經,所以才會產生疼痛與麻痺感。

許多患者在被診斷出間盤突出後,十分擔心是否一定要開刀治療!不過,其實非要動手術才能治癒的患者是少之又少,絕大多數的患者,都可以在不開刀的情況下減輕症狀。所以椎間盤突出患者若是症狀輕微,或是剛發病,建議還是稍微再觀察一下再決定比較好。

椎間盤突出患者減輕疼痛的最好方法,就是讓自己靜靜地安養休息。基本上只要在家裡靜養,服用少量的鎮痛劑或肌肉鬆弛劑,就不會有太大問題。若是無法自家安養,也可以選擇住院治療,如果疼痛的情形嚴重,除口服藥之外,還能選擇由醫護人員,注射局部麻醉劑來減輕疼痛。此外,如熱敷、牽引治療等復康措施,也是很好的治療方式。大多數患者採用上述這些治療,應該足以減輕症狀,不過還是有些人仍然覺得疼痛難耐。                                                    

到此階段,才是考慮要不要進行手術的時機。需要動手術的症狀如下:

1. 腰痛的同時,整個下肢都感到疼痛或麻痺,而且已經持續一、兩個月。

2. 形成慢性腰痛,下肢肌力變差,或麻痺的情形嚴重。

3. 出現排尿困難、漏尿等排尿障礙,或是肛門附近有麻痺的現象。                               

若出現像第3點的『馬尾症候群』症狀,顯示其治療已經刻不容緩,這時就需要趕緊動手術。

在以前,通常非得動手術才能將脫出的部分移回原位。不過,隨著影像醫器材發展進步,如今已經知道其實脫出的部分,部分患者的患處會自然恢復原位。因此除上述第3點的案例之外,大多數的狀況只要持續追蹤觀察就行了。不過已經自然恢復原位的椎間盤,即使不會感到疼痛,也不代表從此天下太平,通常復發的機率還是相當高。處於復健期的人士,若能適度地進行合適的運動,反而更有助於改善腰痛。適度的運動可以增強肌腱耐力,並使肌肉維持柔軟,因而達到減緩和治療腰痛的效果。

在水裡進行水中運動,是最適合腰痛患者的運動之一。因為水有浮力,能夠減輕體重對腰部的負擔,這種情況下達到運動的效果。如果要在水中活動,身體必須承受移動速度三倍的阻力,因此可以在不需高速移動身體的情況下承受到相當程度的阻力,藉此達到訓練肌力的效果。除此之外,從事水中運動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活化新陳代謝,進而達到全身運動的目的。不過無論是游泳或水中步行,如果運動的方法錯誤,還是對腰部造成負擔。所以在從事水中運動時,務必學會正確的姿勢,避免受傷。最基本的水中運動就是水中步行。肌力較強的人可以與水的阻力相抗衡下以較大的步伐行走,高齡者或肌力較弱的人則可以由普通速度開始,先以十分鐘為一個段落,之後再漸漸增加速度和時間。無論要在水中前進或後退,身體都要稍微向前傾。若是採取身體向後仰的姿勢,則可能因為腰部帶來負擔,而再招致腰痛,這點不可不慎。

游泳時也要特別注意,因為蝶式需要強烈地收縮背肌,所以患者最好不要採取這種泳姿。至於自由式和蛙式,依姿勢不同而對腰部造成不同程度的負擔。游自由的時候,手最好是由身體前方內側入水,然後自然地讓身體向前擺動而前進。如果是像游泳比賽選手一樣,將手由身體前方外側入水,並迅即用勁划水,較容易扭傷腰部,因此形成腰痛,故患者以游泳作為自療運動,以暢泳(即緩速地游泳)為佳。蛙式也是一樣,如果以競賽方式,急速雙手用力在胸前抱水,然後快速蹬夾腿收縮住前進,也很容易造成腰痛。如果要防止腰部受傷,游蛙式時最好將雙手大幅展開,蹬夾腿的時候也不需那麼用力,真的像青蛙游泳般輕鬆就好了。無論從安全面還是效果方面來考慮,從事水中運動的時候,都應該遵從教練或專業指導員的指示,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做運動自療時,切記量力而為、循序漸進和持之以恆,方能見到預期效果。)

祝大家身體健康和新年進步                                        
                                       
黃光武教練啟2014年1月22日

2014年1月19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