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1日星期二
► 經絡保健:膽經 (足少陽膽經)
現代人以24小時將時間劃分,而中國古代則以12時辰劃分,每日的早、午、晚,是根據地球自轉和太陽的日照,對人體生活氣息有密切關係,中國人祖先有高度智慧,洞悉天時、地理和人類生理(或稱生理時鐘)血氣的運行,而創造中國醫學上經絡理論,其中的將12經絡的臟腑經脈的運作,區分與12時辰的關係,作病理的醫治和保健養生的法門。然而,『經絡』的運行是中國人發現,但其時辰理論根據是來自太陽的日照,故適用於世界各地及各色人種,因為現代人類將世界各地,劃分為24個時區,雖然有時差,如各地的中午(即午時),都是正值『日正中天』。
時辰:子時 (時間:晚上11時至凌晨1時)
經絡:足少陽膽經
當值器官:膽及其經脈
保健要訣:要睡覺休息
膽經(足少陽膽經)是半表半裡之經,與外界並無直接通道,其濁氣需借腸道而出;許多人由於膽功能不好,使其吸收能力很差,吃進身體的食物,常常因為未吸收完全就直接排出,因此,吃再好的食物,也無法發揮作用;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透過拍打足部經絡(請參考『黃光武經絡保健操』第13式)來治療。拍打足部經絡,其目的在刺激膽經,強迫膽汁分泌,提升身體吸收能力,提供身體造血系統所需的充足材料。拍打足部經絡時,不需要很用力,把手舉起來,隨勢下降拍打即可,一般不會拍出瘀青來,拍出瘀青有兩種情況:可能是下手太重,則可等瘀青消退再拍;另一種則是身體的凝血因子不夠,平時皮膚也容易瘀青。
保健運動:游泳蛙式
蛙泳是一足、一手、一呼及一吸的循環動作,足部蹬夾和手部撐撥,帶動上肢、下肢、肩、背、腰及臀部,各部分的筋肌及關節的運動,帶氧運動(配合肺部呼吸氧氣運動)加速全身血液循環系統,有新陳代謝之功,足部動作及水中滑行時,鼻用力呼氣,有助肺部內的肺氣泡排清體內廢氣,手部動作時,面部升上水面時,張口吸氣,完成整個肺部氣體交換的生理狀態,一呼一吸有助心肺功能外,頭部水中一上一落,仰頭時頸部椎間盤擠壓及俯首水中滑行時頸椎的伸展,牽引及收緊帶動前頸及氣管周圍的肌膚,有助鞏固肌筋。
蛙泳技術要領:
1. 下肢及上肢是分開時間用力,並且當下肢用力時,上肢及肩部放鬆;當上肢用力時,下肢及臀部放鬆。
2. 足部發力蹬蹆夾水後,雙臂貼耳全身放鬆伸直,鼻稍用力呼氣及水中滑行,當前額及眼部升至水面時,手掌、肘、臂及肩部始可先後發力撐撥,口部高於水面時張開吸氣,隨即合嘴肩部帶動上肢往前直伸後放鬆;週而復始,足部發力蹬蹆夾水……。
保健穴位:按揉風池穴
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分,在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按揉風池穴時,『閉目』會有較好功效;按揉風池穴能夠有效增加顱骨內的血流,並且能抑制過度興奮的各級神經,降低血壓。通常按揉風池穴後,會有一種全身放鬆、頭輕目明的輕快感。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21 / 5 / 2013撰寫
2013年5月20日星期一
2013年5月18日星期六
► 易筋經:摘星換斗勢
『摘星換斗勢』顧名思義,就像要把天上的星星摘下來,摘星之後,還要在上面張羅,移換出一個星斗,聽起來這個動作頗有難度,但真正做起來很簡單。
熱身動作:在任何運動前,做關節伸展的動作,對身體的保健非常重要;請參照『掉尾勢』篇的熱身運動,做5至10分鐘便可。
『摘星換斗勢』有以下步驟:
1. 舉手:先兩腳平肩直立,兩手上舉,掌心向下,眼睛看前方。
2. 向左劃弧:左手擺到背後,放到背部的命門穴(肚臍對正背後腰椎的位置),手心掌背對準命門穴;右手往前,往左劃弧,擺到左胯旁。
3. 身體回復:右手從左胯旁慢慢地面提起,身體保持不動,目隨手動,頸部也隨之慢慢旋轉。頸部扭轉到右邊,不能再轉動時,稍停片刻,略微屏息,使身體內部氣機壯大,然後右手緩緩落下。
4. 向右劃弧:右手擺到背後,放到背部的命門穴上,左手擺到右胯旁,再慢慢舉起。相同的動作再重複一遍。
『摘星換斗勢』的功效:
可有效鍛鍊頭部、臉部、頸椎、肩膀的肌腱。盡力拔伸脖子,左右扭轉,這是鍛鍊頸椎,對落枕有特別治療效果;手緩緩上舉,就活動肩部。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18/5/2013撰寫
2013年5月17日星期五
2013年5月16日星期四
2013年5月15日星期三
2013年5月14日星期二
► 醫哲辨證:十二經絡保健
『經絡』的真面目到底如何?事實上,早在兩千年前的漢朝,就有關於經脈的圖譜,『黃帝內經』中就有不少篇幅來論述經絡。千百年來,經絡早已被大量實踐所證實,這是不爭的事實。但現代解剖學,無論用多麼先進的顯微鏡,也找不到與古典圖譜一致的經脈。
醫學界多把經絡當作一種哲學的產物。其一觀點是:現代解剖學已證實,人體經絡上的穴位,往往是神經密集的地方。針炙麻醉、電針療法等研究證明,不少經絡現象,也可以用神經作用來解釋,故認為是『血管神經系統』。另一觀點是『未知的系統』:認為經絡系統包括血管、神經系統,也可能包含體液調節、淋巴系統等已被現代醫學證實的系統外,人體還存在一種現代科學未知的系統,是專屬於經絡的,通常意義上的『經絡』,指的就是這種不同於血管、神經系統等的獨特系統。
現代人以24小時將時間劃分,而中國古代則以12時辰劃分,每日的日夜和早午晚,是根據地球的自轉和太陽的日照,對人體生活氣息有密切關係,中國人祖先有高度智慧,洞悉天時、地理和人類生理(或稱生理時鐘)血氣的運行,而創造中國醫學上經絡理論,其中的將12經絡的臟腑經脈的運作,區分與12時辰的關係,作病理的醫治和保健養生的法門,現簡列如下:
時辰 時間 經絡 當值器官 保健要訣
子時 晚上11時至凌晨1時 足少陽胆經 胆腑及其經脈 要睡覺休息
丑時 凌晨1時至凌晨3時 足厥陰肝經 肝臟及其經脈 睡眠養肝血、未睡者易生肝病
寅時 凌晨3時至上午5時 手太陰肺經 肺腑及其經脈 深度睡眠休息
卯時 上午5時至上午7時 手陽明大腸經 大腸及其經脈 應如厠、排除體內廢物
辰時 上午7時至上午9時 足陽明胃經 胃腸及其經脈 一定要食早餐
巳時 上午9時至上午11時 足太陰脾經 脾臟及其經脈 多喝水來幫助運送養分
午時 上午11時至下午1時 手少陰心經 心臟及其經脈 靜坐或午休有益健康
未時 下午1時至下午3時 手太陽小腸經 小腸及其經脈 午餐應在下午1時前
申時 下午3時至下午5時 足太陽膀胱經 膀胱及其經脈 補充水分、最佳學習黃金時間
酉時 下午5時至下午7時 足少陰腎經 腎臟及其經脈 晚餐宜早量少、補腎元氣足
戌時 下午7時至下午9時 手厥陰心包經 心包及其經脈 保持心情愉快
亥時 下午9時至下午11時 手少陽三焦經 三焦及其經脈 陰陽調和享受家居生活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14 / 5 / 2013撰寫
2013年5月13日星期一
2013年5月11日星期六
► 黃光武.易筋經 (專版)
► 九鬼拔馬力勢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5/blog-post_8.html
► 掉尾勢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5/blog-post_11.html
► 摘星換斗勢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5/blog-post_18.html
► 倒拽九牛尾勢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6/blog-post_8.html
► 出爪亮翅勢
http://wongkwongmo.blogspot.hk/2013/06/blog-post_15.html
► 易筋經:掉尾勢
鍛鍊任、督二脈的關鍵在於頭頸的運動:下頜一抬、頭一揚,任脈即開;下頜內收,百會上頂,督脈就得到鍛鍊。易筋經的『掉尾勢』是鍛鍊任、督二脈的最有效運動之一。
熱身動作:
伸展頸椎關節:先以拇指頂下頷,使頭部盡量仰後,稍停2秒鐘,後頭用力向下,頷貼近前胸,稍停2秒鐘,反復10次;頭頂向天,頭向左轉動後,稍停2秒鐘,後向右轉動後,稍停2秒鐘,反復10次;右手高舉攀過頭頂掌心按左耳,微力拉頭向右伸展稍停5秒後,左手高舉攀過頭頂掌心按右耳,微力拉頭向左伸展稍停5秒,反復4次。
伸展手掌關節:上肢平肩前伸,以手腕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各20轉。
伸展肩肘關節:兩臂向兩側伸開平肩,屈肘兩手輕搭肩上鬆腕垂掌,以肩為軸,肘臂向前及後打圈各10次,帶動肩關節轉動。兩臂直垂,以胸椎為軸,肩部向前後打圈各10次,牽動肩胛骨的肌腱及周圍的經絡。
伸展腰部關節:雙手先放在背後腰部骶骨兩旁,握拳掌背上下擺動按摩八(翏)穴,來回36次,然後握拳掌背按腰椎兩旁的腎俞穴,腰部前後擺動20次。
伸展胯部關節:雙腿分開同肩寛,膝關節微曲,挻腹雙手义髋部,中指按環跳穴,先後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轉動各10下。
伸展膝部關節:雙腿分開同肩寛,膝關節微曲,雙手食指及中指緊扣左右膝眼及犢鼻穴,拇指、無名指及尾指按膝蓋的肌腱,同時向內及向外方向轉動膝關節各10圈。
伸展腳跟關節:取坐姿或有扶手企立,先以右腳腳跟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腳底各20圈,後以左腳腳跟為軸,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腳底各20圈。
(在任何運動前,做關節伸展的動作,對身體的保健非常重要。)
『掉尾勢』有以下步驟;
先兩腳平肩直立,手臂自然前伸,兩手交义相握,掌心向向內;翻掌前伸,掌心向外。
翻掌朝下,身體前屈、彎腰、抬頭,兩手緩緩下按。
頭轉向左後方,看自己的尾椎骨,同時臀部向左轉。動作稍停後,頭和臀再還原到正中,抬頭看前方。
反方,頭轉向右後方,看自己的尾椎骨,同時臀部向右轉。動作稍停後,頭和臀再還原到正中,抬頭看前方。然後,放鬆直身返回兩腳平肩直立。
(做『掉尾勢』時,要一直保持『抬頭』的姿勢,才可伸拉、鍛鍊任脈。)
『掉尾勢』的功效:
女性常練『掉尾勢』,可以養護子宮,但切記勿在經期和懷孕時練習。
對男性而言,生殖系統的養護和督脈尤其相關,多做『掉尾勢』,可壯腎固陽。
治療僵直性脊椎炎:『掉尾勢』的動作,除了抬頭,還要把兩腿伸直,才能充分打開膀胱經。其次,頭和臀部向同一右或左側時,人的脊椎就得到充作的活動。動尾椎骨就像動物擺動自己的尾巴,可把人體背部的脊椎,整體帶動起來,進而有效鍛鍊督脈。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11/5/2013撰寫
2013年5月10日星期五
2013年5月9日星期四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