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4日星期六
2013年5月3日星期五
2013年5月2日星期四
► 保健小知識:中風後的復康運動
中風後未有自主的活動能力,談不上任何練習,需要先由專業人士或家人協助其復康後,才可以自行練習經絡保健操,以下是復康運動的簡介:
現代醫護人員,待中風病患者的病情穩定後的物理治療,多會採取為患者做復康運動,而復康運動分為『被做運動』、『協同運動』和『自做運動』三種;『被做運動』是指患者以外的人士(包括醫護人員和患者親屬)為患者肢體做運動,『協同運動』是指患者以外的人士或者患者健肢協助其患肢做運動,『自做運動』是指在醫護人員指導下,有基本活動能力的患者自主做復康運動。
中醫則多數會用針炙和中藥,做針藥齊施的療法。有位北京名醫主張每日沿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的走向,上下揉40遍,然後再在重要的穴位,如足三里穴、梁丘穴、天樞穴、豐隆穴、曲池穴和合谷穴等穴按揉來治療復康者,非常高明和見效的。
筆者認為中西合璧的療法,可能是最有效方法之一,先在病患人士的患肢上的,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的走向,上下揉12遍,再為其患肢的關節周圍筋腱按揉,使準備做運動的肢體血氣暢通無阻,和減少患者在做康復運動時受到不必要的傷害,才開始為患者的患肢做『被做運動』和『協同運動』。
筆者近年經常採取水中復康治療法,與中風半身不遂偏癱的復康者在水深(約1.2米至1.4米)及胸,約攝氏30度恆溫的泳池池水中,做1小時的復康運動後,再在約攝氏38度水溫的按摩池中,為患者進行10分鐘的經絡穴位推拿,作為整個水中復康治療;據患者復康後,表示上述水中的復康治療效果,比他過往只做陸上的物理治療,成效高出3倍。
黃光武教練啟
2013年5月1日星期三
2013年4月30日星期二
► 醫哲辨證:木桶理論
現代西方醫學,殺害感冒菌來醫治患感冒病者,消滅癌細胞或割掉部份組織來治療癌症患者,是一般西醫對疾病採取的主要手段。
中醫經絡理論,任何疾病的發病都是由於經絡阻塞而引起的,唯有從根本出發,暢通經絡,則病自然愈合。這種方法是調理整體來處理病患,並非局部的治療,是根本性治療。任何局部都不能離開整體而生存,局部反映整體,是整體的外在表現,因此局部單純性治療不能夠根治,唯有暢通經絡,使陰陽達到穩態,使內在動態平衡,才能夠徹底治愈疾病。故中醫經絡理論中有『木桶理論』之說,身體就如木桶,由許多塊木板所組成,而每一塊木板有如個別的臟腑,缺一不可,人的壽命的長短就好像木桶盛水的多少,不是取決於最長的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一塊木板,即是最弱的臟腑。
其實我們的身體從上到下,從裡到外,各個部位可能都有細菌病毒,因為我們呼吸的大自然空氣,飲的是大自然的水,大自然給了人生存的權利,同樣也給了細菌病毒生存的權利;其存在是合理的,那麼為什麼我們没得病呢?大腸裡也有很多細菌,當菌群正常的時候還可以幫助我們消化食物,當菌群失去平衡就會產生疾病,因此,我們是可以和這些細菌病毒和平共處的,什麼時候得病,並非僅是細菌病毒多少的問題,很重要的一個病因是你自身的狀態,是不是給致病因子創造了生存發展的條件。
黃光武經絡保健操整套13式的設計,是通過敲(包括牽動、擠壓、按揉及拍打)經絡,調節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轉歸於『陰平陽秘』,恢復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使我們是可以和這些細菌病毒和平共處,從而達到『治未病』的目的,盼大家能夠恆常的操練,確保個人健康。
然而,當我們染病或意外受傷,應向醫生求診或召喚救護車入院為佳。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30/4/2013撰寫
2013年4月29日星期一
2013年4月26日星期五
► 保健小知識:肩肘保健運動
上肢的肩肘是『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厥陰心包經和手少陽三焦經』的樞紐和活門,血氣的流暢與否,肩肘關節筋脈非常重要,故肩肘保健運動以伸展為主,牽引經脈為輔。
1.伸展肩肘關節:兩臂向兩側伸開平肩,屈肘手背向天鬆腕垂掌,手指隨意置於胸前,以肩為軸,肘臂向前及後打圈各36次,帶動肩關節轉動。兩臂直垂,以胸椎為軸,肩部向前及後打圈各36次,牽動肩胛骨的肌腱及周圍的經絡。提示:疏通肩部經絡,防治肩周炎。
2.甩手蹬腿:雙手前甩過頭頂,同時吸氣,接著自然從胸前沿體側向後盡量甩動,雙同時蹬起(提脚跟)兼呼氣,以前腳掌支撐身體,保持直立姿勢,頭用力上頂,足跟回落時稍為緩慢,着地後全身放鬆;反復練36次。提示:甩手牽動手厥陰心包經和手少陽三焦經,蹬腿牽動足太陽膀胱經和足陽明胃經。
(初學者可以用分段和分解方法進行學習,將一式分為三段和分解動作進行學習:
A. 單練甩手:雙手平肩垂下,動作是雙手前甩過頭頂,同時吸氣,接著自然從胸前沿體側向後盡量甩動,同時呼氣,然後放鬆還原雙手平肩垂下,為1下,做12下。
B. 單練蹬蹆:雙手平肩垂下,蹬起(提脚跟)兼呼氣,以前腳掌支撐身體,保持直立姿勢,頭用力上頂,足跟回落時稍為緩慢,着地後全身放鬆,為1下,做12下。和
C. 合併甩手蹬蹆:雙手平肩垂下,雙手前甩過頭頂,同時吸氣,接著自然從胸前沿體側向後盡量甩動,雙同時蹬起(提脚跟)兼呼氣,以前腳掌支撐身體,保持直立姿勢,頭用力上頂,足跟回落時稍為緩慢,着地後全身放鬆,為1下,反復練12下。)
3.以形導引:導引圖『或問:氣不能舒如何?曰:正立權謹,兩手擎止,徐行百步,閉息叩齒,以運氣足,遂止其鬱結之患而自釋矣。』
內容及動作要領:有人問:身體氣機不得舒展怎麼辦?回答:正立站定,兩手翻掌上撐,伸拉一下手臂上的三陰經和三陽經,再慢百步,然後屏息叩齒(約36下),以使氣足,如此即可疏通鬱結的疾病,並使全身舒泰。
編後語:筆者不學無術,擅自撰寫論辨數十篇醫療保健文章,請勿見笑,唯盼大眾瀏覽,將整套『黃光武經絡保健操』或部份段落的保健操,應各人所好,各取所需,自行操練,尤其長者減少 對於保健藥品的倚賴,健步體康,福壽雙修,享受燦爛的生活,得享天年,幸甚,幸甚!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26/4/2013撰寫
2013年4月25日星期四
2013年4月24日星期三
2013年4月23日星期二
► 醫哲辨證:『形髓意』復康編
經絡保健運動的『形』在『外練筋肌』,『髓』於『內調臟腑』和『意』要『恆心毅力』,而一般的保健運動,在中醫而言是屬『內景導引』,而『砭、針、炙、藥』則屬『外景導引』,若我們用現代科學化的分析,簡單分別自做運動療法和非自做運動療法兩種,嚴格而論,只有『自做運動療法』是屬於『內景導引』,故『內景導引』的保健運動,只適合活動較強和行動自如的人士;若要為失時部分肢體活動能力的傷病患者做保健運動的話,難免要透過『外景導引』的治療步驟。
部分肢體失去活動能力的傷病患者中,如中風半身不遂偏癱的人士為例,由於其病患的肢體無法自行運動,故需要有專業知識的人士協助其復康。現代西方醫學多用先內服藥物,待其病情穩定後,始為患者進步物理治療,使其康復。中醫則多數會用針炙和中藥,做針藥齊施的療法。
現代醫護人員待傷病患者的病情穩定後的物理治療,多會採取為患者做復康運動,而復康運動分為『被做運動』、『協同運動』和『自做運動』三種;『被做運動』是指患者以外的人士(包括醫護人員和患者親屬)為患者肢體做運動,『協同運動』是指患者以外的人士或者患者健肢協助其患肢做運動,『自做運動』是指在醫護人員指導下,有基本活動能力的患者自主做復康運動。
中醫經絡理論:『久卧傷氣』、『治痿獨取陽明』和『多氣多血為陽明,少氣太陽厥陰經;二少太陰常少血,六經氣血需分明。』以上是中醫治療中風半身不遂偏癱的人士的醫學理據;『久卧傷氣』是指中風半身不遂患者,大多數已經長期卧床,影響肌肉生長,氣衰導致肌肉萎縮;『治痿獨取陽明』是指治療肌肉萎縮最有效是,由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入手;『多氣多血為陽明,少氣太陽厥陰經;二少太陰常少血,六經氣血需分明。』是說明手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陰經和足三陽經,十二正經的血氣分佈,陽明經是氣血充沛的經絡,能夠有效聯系臟腑,使臟腑的功能能夠正常發揮,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北京名醫主張每日沿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的走向,上下揉40遍,然後再在重要的穴位,如足三里穴、梁丘穴、天樞穴、豐隆穴、曲池穴和合谷穴等穴按揉來治療復康者,非常高明和見效的。
筆者認為中西合璧的療法,可能是最有效方法之一,先在病患人士的患肢上的,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的走向,上下揉12遍,再為其患肢的關節周圍筋腱按揉,使準備做運動的肢體血氣暢通無阻,和減少患者在做康復運動時受到不必要的傷害,才開始為患者的患肢做『被做運動』和『協同運動』。
筆者近年經常採取水中復康治療法,與中風半身不遂偏癱的復康者在水深(約1.2米至1.4米)及胸,約攝氏30度恆溫的泳池池水中,做1小時的復康運動後,再在約攝氏38度水溫的按摩池中,為患者進行10分鐘的經絡穴位推拿,作為整個水中復康治療;據患者復康後,表示上述水中的復康治療效果,比他過往只做陸上的物理治療,成效高出3倍。
祝大家身體健康。
黃光武教練於23/4/2013撰寫
訂閱:
文章 (Atom)